情报科学

专论

  • 情报研究视角下基金项目数据挖掘与分析——以美国科学基金数据中人工智能领域为例

    王曰芬;岑咏华;范圆圆;

    【目的/意义】国家级基金项目在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上具有重大引导与推动作用,对基金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有助于研究国家层面的科技政策、战略部署和科技投入,掌握技术领域的研究状态与发展演化。【方法/过程】从情报研究视角出发,在解析基金项目数据单元的表征及其信息含义基础上进行研究设计。结合不同指标测度,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8年至2018年间人工智能领域相关项目的资助数据为例,基于宏观从多个维度对资助金额、学部、负责人、机构及项目计划号等数据,进行整体性的时空刻画和分析。【结果/结论】美国的有力政策导向与持续资金投入支撑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并使该领域的基础研究、重点研究学部、前沿技术与应用范畴各自体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发展特色和资助特点。【创新/局限】提出整体全、重点深的纵横交贯研究思路,创建了宏微观结合的技术领域基金项目数据挖掘与分析框架。基金数据与其它科研数据结合开展关联情报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2022年12期 v.40;No.376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8K]
  • 公共图书馆短视频营销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馆的调查

    储节旺;吴若航;

    【目的/意义】研究图书馆短视频营销效果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图书馆短视频传播,以及推动图书馆短视频新媒体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抖音平台为例,基于7Ps营销理论构建图书馆短视频营销效果影响因素模型,并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585个省级公共图书馆短视频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标题句型、内容主题、制作类别、背景音乐、字幕设置、视频时长、发布时间、封面制作、专业团队、评论互动、社群营销、置顶设置、合集设置13个影响因素对图书馆短视频营销效果有显著性影响。【创新/局限】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仅局限于省级公共图书馆抖音号,获取的数据量有限。未来将尝试扩大研究范围,从不同平台以及不同类型图书馆提取数据,以对图书馆短视频营销效果影响因素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

    2022年12期 v.40;No.376 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理论研究

  • 数字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价值与提升路径

    王瑜;

    【目的/意义】信息化领导力是高校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化背景下具有独特的时代内涵。【方法/过程】通过创造性地构建一套理论模型,深入考察教师信息化领导力蕴含技术运用、教学实践、专业发展及文化建设等四重能力,进而从个人、单位和社会三大价值维度辨析其内在的价值特质。【结果/结论】高校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存在认识不够、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不足以及缺乏专业指导等问题,可以通过转变高校教师观念、加强高校教师技能培训与指导、营造高校教师信息化氛围以及建立数字化学习共同体等综合路径,来提升数字时代高校教师的信息化领导力。【创新/局限】扩展了高校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对于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论对于高职高专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等特殊情形的适用性还有待考察。

    2022年12期 v.40;No.376 22-27+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7K]
  • 万物互联时代面向智慧数据的聚合型研究:内涵、途径及启示

    王志红;曹树金;王连喜;包丹宇;

    【目的/意义】思考与探讨万物互联时代下情报学的发展阶段与方向,对情报学的学科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梳理、概念辨析以及归纳总结等方法,在阐明万物互联的涵义与关键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智慧数据与聚合型研究的涵义及关系,提出智慧数据的三个基本特征、聚合界定的过程视角,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本文提出了情报学正在迈向基于智慧数据的聚合型研究新阶段,并提出了三条主要途径。【创新/局限】本文主要属于理论思考的成果,有待进一步分析和验证。

    2022年12期 v.40;No.376 2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5K]
  • 数智时代企业智慧文档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柴丽萍;杜一玮;庄硕;章禹;徐红灿;

    【目的/意义】基于数智时代企业文档管理需求,构建企业智慧文档管理体系,提升企业文档智慧服务水平,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过程】梳理了数智时代文档管理理论,提出企业智慧文档管理体系构建理念,确立了构建原则,设计了管理体系框架,提出了管理体系建设策略。【结果/结论】融合文件连续体理论、数据空间理论、生态协同理论提出“高维融合空间”创新理念,面向“文件连续、知识连续”2个文档智慧服务过程,从“文件连续维、数据空间维、生态协同维”3个数智驱动维度,汇聚“文档主体、文档客体、数据技术、文档环境”4个生态协同要素,构建了数智时代企业智慧文档管理体系。【创新/局限】对数智时代企业智慧文档管理体系构建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但由于相关基础理论尚未形成体系,实践层面智慧文档管理体系应用案例较少,后续进一步夯实基础理论、创新管理理念,并在实践中予以运用。

    2022年12期 v.40;No.376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 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情报实证研究——以P2P网贷为例

    丁晓蔚;赵笑宇;丁毅杰;王献东;

    【目的/意义】P2P网贷从兴盛到衰亡的案例提示我们,前瞻性的金融监管非常重要。对此,金融情报学可望发挥“耳目、尖兵、参谋”作用。本文探索为P2P网贷构建风险情报体系,为互联网金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监管框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在构建风险情报测度、框架和模型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本文侧重实证研究,构建覆盖上千家P2P网贷平台的PoC Demo,调集约5万CPU核进行大规模金融风险情报挖掘和金融超算,研制相对和绝对风险测度等情报产品,并作微观、中观、宏观分析研究。【结果/结论】研发实时监测预警全国百十万家互金主体的全国风险地图和可视化风险曲线等情报产品,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呼吁构建这样由“大数据、大模型、大计算”情报范式驱动的国产安全、自主可控的金融大数据情报分析与全国金融情报超算“天眼”系统。【创新/局限】通过实证验证所提出的内嵌前瞻性,有一定科学性、系统性的互金风险情报测度和分析框架。局限:数据不易获得。

    2022年12期 v.40;No.376 42-5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5K]
  • 多源知识融合的企业知识服务模型构建研究

    李泽中;齐晨旭;戎佳;

    【目的/意义】构建多源知识融合的企业知识服务模型,实现企业知识增值,完善企业知识服务体系,提高企业知识服务水平。【方法/过程】基于概念层和本体层的知识融合技术,构建多源知识融合的企业知识服务模型,包括知识资源层、知识处理层、知识融合层、知识发现层以及知识应用层,并将模型应用到铁路企业,实现铁路企业知识服务的自动问答、故障诊断、知识推荐以及研发地图等功能。【结果/结论】基于多源知识融合的企业知识服务基于用户需求将知识有效关联,使企业知识服务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局限】目前知识服务模型中的功能模型还不够完善,需继续充实功能模块。

    2022年12期 v.40;No.376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社会化问答情境下网络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张皓翔;

    【目的/意义】为揭示社会化问答情境下网络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引导用户减少信息规避行为,优化和创新社会化问答社区信息管理和服务模式。【方法/过程】选取典型的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数据资料收集、三级编码等过程,结合认知失调理论构建了社会化问答情境下网络用户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社区氛围和社群影响直接影响信息规避行为发生;信息质量、信息需求、期望价值、自身能力通过认知失调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信息规避行为发生;感知威胁、情感偏好、平台体验、管理机制通过情感不适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信息规避行为发生。【创新/局限】本文在样本数据和影响因素挖掘方面还存在不足,未来研究将会进一步完善。

    2022年12期 v.40;No.376 63-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何莹莹;孙思阳;

    【目的/意义】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服务升级,馆员的数据素养决定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方法/过程】分析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培育机理,提出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维度划分,从主体层面、客体层面、环境层面分析数据素养的影响因素,并剖析数据素养培育过程。【结果/结论】从完善数据基本素养、提高数据能力、培养数据思维等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培育路径,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培育提供参考。【创新/局限】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聚焦于数据素养培育内容、培育模式以及培育机制等重点难点,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培育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v.40;No.376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图书馆网站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刘健;王小菲;

    【目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探索、丰富和完善高校图书馆网站评价指标要素,构建兼具科学性和适用性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图书馆网站服务模式创新和优化,有效提高图书馆网站用户满意度。【方法/过程】在梳理构建原则和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专家打分法进行满意度评价指标筛选并确立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回收的专家数据进行分析,对图书馆网站评价的重点指标开展量化研究和权重计算,着重突出研究样本科学性和代表性,推进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均衡分布。【结果/结论】构建起一套包括五个一级指标和二十二个二级指标的高校图书馆网站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出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友好性和用户的参与性对提升用户满意度至关重要的结论。【创新/局限】结合专家专业评价与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更为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因篇幅所限尚未展开对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2022年12期 v.40;No.376 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 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组态研究

    苗淳;朱鹏;

    【目的/意义】随着金融科技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正面临激烈的“流量”和“留量”的竞争。以商业银行为例,分析其信息数字化移动平台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对于更好的搭建金融科技赋能平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及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对问卷数据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及组态研究。【结果/结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社会网络价值、平台功能价值、平台服务价值对商业银行数字化移动平台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存在积极影响,数据信息风险和平台使用壁垒对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消极影响。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持续使用意愿是多个组合要素联动的结果,其条件组合路径包含了外在关注型、自我关注型、风险关注型3条不同的路径。【创新/局限】研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深入阐述商业银行信息服务平台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多元因果路径关系,有助于平台后续提供更符合用户需求的针对性策略。但选取的样本有限且聚焦单一文化维度,今后可进一步探索跨文化维度下金融信息平台的持续使用。

    2022年12期 v.40;No.376 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8K]
  • 竞争情报共享的影响因素——来自中小企业的证据

    支凤稳;张萌;刘贺;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揭示我国中小企业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共享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我国CI共享实践与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方法/过程】依据刺激-机体-反应(SOR)和计划行为(TPB)理论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201份来自中小企业的有效样本,并借助SPSS和AMOS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预期收益对资源依赖有显著正向影响,共享成本对资源依赖有显著负向影响,感知共享风险对信任的影响不显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信任、资源依赖均对共享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共享意愿对共享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局限】研究内容、理论模型与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然而,不同情境与条件下中小企业CI共享影响因素还有待深入探索。

    2022年12期 v.40;No.376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 信息内容呈现类型和信息交互形式匹配视角下的社群成员情绪倦怠研究——以生鲜农产品电商社群为例

    景涛;钮楠;陈丹;

    【目的/意义】探究在社群中信息内容呈现类型与信息交互形式的匹配对社群成员情绪倦怠的影响,为社群运营者优化信息内容、改善服务质量、保持社群的持久活力提供指导作用。【方法/过程】采用情景模拟实验的研究方法。【结果/结论】事实性信息与活动、对话交互形式产生匹配,担保性、评估性信息与对话交互形式产生匹配更能激发社群成员的感知价值;匹配经由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对社群成员的倦怠情绪产生负向影响;外向性的人格特质可以显著调节匹配与感知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调节感知价值在匹配和社群情绪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创新/局限】从信息匹配的新颖视角出发探索社群情绪倦怠的成因,并以生鲜农产品电商社群为例开展实验,对于信息、倦怠、生鲜农产品、社群电商等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创新性。未来的相关研究可以从产品类型、社群类型方面进行拓展,综合考虑影响成员态度的各种变量,并探究信息内容对社群倦怠行为的完整影响路径。

    2022年12期 v.40;No.376 104-114+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9K]

业务研究

  •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形成机制及引导策略研究

    刘亚男;赵耀;

    【目的/意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既是确保高校校园安全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更是提升高校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时代需要。【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的特点,基于传染病理论,分析了高校舆情形成机制,并进一步有针对性提出了舆情引导策略。【结果/结论】校园网络舆情是和谐校园的“晴雨表”,其舆论动态的变化折射出广大师生对和谐校园建设的看法。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网络舆情环境,对构建和谐的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创新/局限】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深入高校舆情数据分析,从定量的校对高校舆情展开深度挖掘。

    2022年12期 v.40;No.376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与演化研究

    马旭;

    【目的/意义】高校教育问题是全社会的焦点问题,任何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问题往往会酿成重大舆情,引起社会关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演化和处置,保障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不被外界舆论打扰。【方法/过程】本文主要从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和演化两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因素以及演化动因,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了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且其共同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为了降低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高校及其管理者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完善。【创新/局限】目前本文只是从理论层面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对高校突发事件展开定量研究。

    2022年12期 v.40;No.376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 基于扩展有效关键词量化特征的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效率测度

    蒋明锋;李树青;苏震;蒋婷;徐美凤;

    【目的/意义】有效测度相关知识交流效率将有助于改进和完善现有学术虚拟社区的内容管理和用户管理。【方法/过程】本文利用关键词在学术虚拟社区的发生情况,提出了以协同去噪自动编码器为基础的有效关键词扩展策略,并从博文和作者两个角度,提出了关键词量化特征的投入指标体系,以浏览量、回帖数、推荐数作为产出指标,分析了相关投入指标的有效性和不同学术虚拟社区版块知识交流效率的特征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结论】学术文献的关键词量化特征能够较好的体现出学术虚拟社区博文的知识交流效果和效率,这些结果可以为知识交流效率提升、版块优化和用户留存等学术虚拟社区发展和改进措施提出策略支持。【创新/局限】采取基于学术虚拟社区博文关键词的相关量化特征作为知识交流效率投入特征,并对表征有效性和相关效率计算结果做出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有效关键词的选择和专指性仍可以进一步加强。

    2022年12期 v.40;No.376 126-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 数字环境下科技智库知识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靖舒婷;于旭;项亚男;

    【目的/意义】数字技术正在改变科技智库为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知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通过探索数字环境下科技智库提升知识服务能力的方式和路径,为其更好地发挥科技政策咨询服务功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基于科技智库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围绕“网络-关系-组织-项目”四个层面,构建科技智库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并揭示数字环境下科技智库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知识服务能力的路径。【结果/结论】构建以知识搜索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前瞻研究能力和成果传播能力为核心的科技智库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并从优化网络嵌入程度、加强关系学习效果、搭建知识集成平台和拓展成果传播渠道四方面揭示数字技术提升科技智库知识服务能力的路径。【创新/局限】解构科技智库知识服务能力,并创新性探究数字环境下科技智库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知识服务能力,丰富了科技智库能力建设研究,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构建科技智库知识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检验。

    2022年12期 v.40;No.376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 基于高校本科生借阅兴趣标签的图书馆馆藏空间服务创新研究

    孟志强;李蛟;

    【目的/意义】为优化高校图书馆优化馆藏分布,促进高校图书馆馆藏空间服务创新,正向引导读者阅读行为,提升图书馆馆藏资源知识服务的质量。【方法/过程】通过高校本科生借阅兴趣标签的图书馆馆藏空间服务需求进行分析,并为物理、化学及生命科学学院建立24个群体用户画像,通过建模分析获取24个群体的兴趣标签。【结果/结论】每个学院对不同书目的借阅偏好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校图书馆可结合群体用户兴趣标签,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读者推荐图书,科学调整自身馆藏结构。【创新/局限】学界上针对图书馆馆藏空间服务创新研究较多,但以高校本科生借阅兴趣标签角度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本文弥补了此方面的不足。不过受到专业限制,在研究对象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可加大研究范围,以提升结果准确性。

    2022年12期 v.40;No.376 143-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 智慧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对策研究

    齐海晶;曲靖野;

    【目的/意义】探究智慧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期为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更好地促进个人信息保护落地。【方法/过程】在厘清图书馆用户个人信息范畴的基础上,选取16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并对其进行基于扎根理论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而通过实证检验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结果/结论】构建了由8个一级指标和4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合规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实证分析得出目前图书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合规性一般。【创新/局限】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自下而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智慧图书馆应处于智慧服务的层面,尚未形成与之对应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因此需要参考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2022年12期 v.40;No.376 15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 融合弹幕内容特征与行为特征的用户画像研究——以B站教学类视频为例

    杨阳;余维杰;

    【目的/意义】基于弹幕的用户画像描述了用户的行为模式,有助于弹幕视频平台理解用户的需求与偏好,针对性地改善平台的内容与服务,以增强用户参与度与忠诚度。【方法/过程】以B站教学类视频为例,采集弹幕与视频数据,计算用户发送弹幕的内容特征与行为特征,根据特征对用户聚类得到用户画像,并探讨各个特征的内在关系。【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用户从行为特征角度可以分为交互性优先学习者、一般学习者、质量优先学习者与完整性优先学习者;从内容特征角度可以分为签到、表达学习感受、表达情感与讨论课程知识四种内容偏好。用户发送弹幕的频率越高,真实花费在观看视频上的时间就越少。完整性优先取向的用户更倾向于讨论课程知识,而不倾向于表达学习感受。【创新/局限】创新性地融合了用户的弹幕文本内容与时间信息,实现了更为全面的用户画像。后续研究可继续探讨不同内容主题的视频中用户画像的区别与联系。

    2022年12期 v.40;No.376 161-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博士论坛

  • 内聚-耦合视角下科研团队合作模式识别与对比研究

    刘晓婷;黄颖;李瑞婻;张琳;

    【目的/意义】识别科研合作模式并对比分析不同模式所具有的异质性特点和规律,有利于丰富科研合作模式识别方法,进而推动科研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内聚耦合视角,从科研团队的内部合作与外部合作两个维度来识别科研合作模式,由此划分为低内聚低耦合模式、高内聚低耦合模式、低内聚高耦合模式以及高内聚高耦合模式四种科研合作模式,并从网络指标、研究绩效、优化路径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了不同科研合作模式所具有的差异性特征。【结果/结论】结果发现,高内聚低耦合模式更有利于科研人员在“小圈子内”进行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高内聚高耦合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团队研究绩效和个人研究绩效;此外,可通过两条优化路径实现科研合作模式的优化发展。【创新/局限】基于科研团队的内外部合作,提出科研团队“内聚与耦合”合作模式的识别方法和识别过程,但合作模式的细粒度探究仍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挖掘。

    2022年12期 v.40;No.376 170-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6K]
  • 中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协同网络演进及优化策略研究

    张桂蓉;雷雨;赵维;付城;

    【目的/意义】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协同的经验模式和发展规律是推进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为优化应急信息协同过程、推进应急信息协同建设,以应急政策的联合发文主体为基础构建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协同网络。【方法/过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考察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急信息协同网络的演变历程,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阐释其演进动力和逻辑。【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国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政府应急信息协同模式出现“多中心分割型—双中心紧密型—均衡型—双中心高频型”的转变。纵向权威引导、执政理念转变、价值观推动、公共卫生事件触发、信息技术发展是推动政府应急信息协同结构变迁的主要驱动因素。可通过促进连接分布均衡、增加信息协同密度、提高网络凝聚力,优化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急信息协同。【创新/局限】本文从时序角度探析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协同网络的动态演进,归纳应急信息协同的4种模式,为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但在结合现实案例的阐释方面仍有不足。

    2022年12期 v.40;No.376 18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书评

  • 风险社会与大数据环境下的应急情报服务创新——《智慧应急决策情报支持》评介与思考

    孙建军;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需要来自情报学的声音,文章对《智慧应急决策情报支持》一书进行了评介,从“智慧”“应急”“情报”三者融合视角阐释了该书的特色,并认为该书在“把好脉”“建流程”“析内容”“开良方”四个方面做出了关键贡献,刻画出了完整的智慧型应急情报生产生态链。文章认为,该书的出版是情报学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话语建构上的佳作代表,对于推动应急情报创新发展以及情报学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2期 v.40;No.376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情报科学与安全科学的联袂——《安全情报学导论》荐读

    张连峰;

    【目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置于突出位置,专章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情报体系和能力作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推进国家安全情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安全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作为推进国家安全情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根基和方法动力,安全情报学研究意义重大。【方法/过程】立足于大安全观和大安全情报观,面向和聚焦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本书重点研究了安全情报学学科理论、情报主导的安全管理新方法,以及安全情报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实践应用的重要新领域。【结果/结论】本书首次构筑了相对完整的安全情报学理论体系,提出了情报主导的安全管理方法,并明确了安全情报学未来发展图景。【创新/局限】本书夯实了安全情报学学科理论基础,可为推进国家安全情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学理、理论和方法支撑。本书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和学科层面,未来有待开展进一步具体细化研究。

    2022年12期 v.40;No.376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