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科学

专论

  • 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

    霍明奎;张向先;靖继鹏;

    首先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内涵进行数学表达;其次分析了网络信息生态链节点和节点关系的特性,从节点的形成、节点关系的形成两个角度阐释了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过程;最后提炼了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动力系统,描述出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

    2014年12期 v.32;No.280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 信息生态链结构与优化研究

    杨小溪;娄策群;余子丹;

    本文探讨了信息生态链的结构要素和基本的结构形态,在此基础上,对信息生态链结构优化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2014年12期 v.32;No.280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理论研究

  • 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推荐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孙鸿飞;武慧娟;李晟光;

    对1999-2012年间该领域的文献量、高产作者、主要机构、地区等现状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分析了该领域的知识基础,探索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为我国的个性化推荐研究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2014年12期 v.32;No.280 12-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企业生态系统复杂网络研究

    龚花萍;龚怡;

    借用信息生态理论的相关原理及理论知识解释信息生态环境下的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管理规律,以及企业生态系统的外部、内部环境,详细阐述企业资源管理中主要业务模块相互的作用关系,同时描绘出核心业务模块系统动力学模型图,解释业务流程中各信息子相互作用的关系,试图给出优化的管理方案。

    2014年12期 v.32;No.280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8K]
  • 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研究

    袁红军;袁亚丽;

    在回顾以往文献的基础上,讨论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的定义及其内涵,详细地分析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测度方法,进一步提出维持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渠道畅通、重视制度效率研究以及建立与完善咨询团队知识转移运行激励机制等措施,降低图书馆咨询团队知识转移效率递减风险。

    2014年12期 v.32;No.280 21-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 论企业危机预警竞争情报的收集

    王克平;车尧;葛敬民;

    通过对企业危机预警竞争情报收集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企业竞争情报危机预警研究提供借鉴与帮助。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危机预警竞争情报源;其次构建了企业危机预警竞争情报的收集框架;最后提出了企业危机预警竞争情报的收集原则,包括:全面客观原则、准确及时原则、重点突出原则和长期连续原则。

    2014年12期 v.32;No.280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 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产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研究

    陈杰凤;刘德洪;

    在分析区域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情报需求的基础上,引入三重螺旋理论,并将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产业竞争情报定位为官产学三重螺旋的混生组织,进而提出该组织的服务模式,阐述了各主体对接下的情报运作方式,最后提出区域内的开放创新合作环境和云服务架构下的互动平台建设是开展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产业竞争情报服务的保障。

    2014年12期 v.32;No.280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 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知识基础探析——以因子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为方法

    张勤;王秀荣;

    综合运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因子分析、社会网络络分析方法以及SPSS、UCINET、Net Draw软件,绘制国内知识管理的知识图谱,以定量化、可视化的方式鉴别出本领域的奠基性文献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出本领域的6大研究主题与理论来源,并与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相互比较、印证。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学习型组织与组织创新,对进一步推进知识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2014年12期 v.32;No.280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 面向产业集群创新的知识建构共同体研究

    周朴雄;陶梦莹;

    基于对产业集群创新的知识过程与知识螺旋的分析,提出了面向产业集群创新的知识建构共同体系统模型,探讨了产业集群中个人知识建构、企业个体知识建构、团队知识建构与协作知识建构过程的运作机制,并认为正是共同体中个人、企业、团队与集群协作知识建构的交互构成了集群的知识创新过程。最后给出产业集群创新的知识建构共同体系统框架,并论述其运行机制。

    2014年12期 v.32;No.280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 社会化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

    吴菊华;高穗;莫赞;陶雷;

    从实践和不同学科领域出发梳理了社会化电子商务的社交性、安全性、有效性等特点,并从业务目标、客户连接、系统交互、设计视角和产品分类五个角度对社会化电子商务和传统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化电子商务特有的通过社交网络圈对外不断扩散影响,从而对传统企业价值链中的各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总结了社会化电子商务在盈利模式、营销模式、UGC的挖掘及利用等方面的模式创新,并且结合实际指出了未来社会化电子商务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向。

    2014年12期 v.32;No.280 48-5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4K]

业务研究

  • 中外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及对比分析

    刘佳;韩毅;

    以SCI所收录的16种高影响力的图书情报学外文期刊及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16种图书情报学文期刊2007—2011年所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从作者、关键词及共引分析三个方面对中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研究情况和热点进行分析、辨识和跟踪。基于对16种外文期刊的分析,绘制高产作者、高被引作者、合作机构、共被引文献以及关键词的科学知识图谱,识别出国际上引领本学科发展方向的由高产作者及高被引作者共同决定的高影响力作者,识别出国际上从事图书情报研究的研究机构以及团队,同时还辨识出国际上图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发现国内本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通过中外对比发现本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共同点及差异。

    2014年12期 v.32;No.280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3K]
  • 基于SNA的学科交叉研究主题分析——以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为例

    李长玲;郭凤娇;支岭;

    两学科或多学科关键词集合的重叠节点,反映了学科交叉的研究内容。以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为例,检索2006-2010年间两学科的主要交流期刊中的交叉文献;分别对两学科交叉文献的关键词共词矩阵进行核心-边缘模型分析,找出主要交叉研究主题;同时,分别对两学科的共词网络进行可视化展示,从中挖掘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主要交叉研究领域与潜在研究主题,为情报学的深入发展与计算机科学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2014年12期 v.32;No.280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 网络背景下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省际面板数据估计

    俞立平;

    采用面板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了网络背景下,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资源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明显,两者互为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信息资源的作用大于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有极限的。

    2014年12期 v.32;No.280 67-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3K]
  • 学术博客的知识交流效果评价研究

    宗乾进;吕鑫;袁勤俭;易斯琦;

    在构建学术博客知识交流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基于科学网博客的一手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对8个学科博客的知识交流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学术博客知识交流效果整体上并不理想,不同学科博客间差异较大。根据实证结果,从运营管理角度分别对不同学科的学术博客提出对策与优化措施。

    2014年12期 v.32;No.280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 科学合作对高被引科学家论文产出力的影响分析

    刘俊婉;

    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以及物理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合作者的论文数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被引科学家作者数的论文分布是一种负指数函数分布。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论文的篇均合作者数量和论文数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论文合作者数量的增加有利于高被引科学家论文产出力的提高。

    2014年12期 v.32;No.280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 国外企业专利组合策略模式及其启示

    岳贤平;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不断增大,各种形式的专利组合策略在现实中不断产生和发展。论文在对专利组合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专利组合中专利数量和质量、企业规模、专利组合体中专利来源以及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等角度,对现有企业专利组合策略和可能存在的专业组合策略进行了分类分析;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给出了一些规范性的对策和建议。

    2014年12期 v.32;No.280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 基于重要-满意象限法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

    郭云鹏;徐宝祥;

    基于读者感知体验的视角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影响要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获取读者对影响要素的满意值评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要素间的相对权重,从而通过象限法构建了读者感知视角的要素重要性-满意度对比图。根据象限图分析读者对要素的满意程度与重要性评价的合理分析,得出改善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针对性建议。

    2014年12期 v.32;No.280 93-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 基于LibQUAL+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以哈尔滨师范大学移动图书馆为例

    张艳芳;过仕明;谭凤茹;

    基于Lib QUAL+构建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即借助具体数据,通过周密设计、复杂检验,构建出包含入口、网络、功能、交互4个维度,19个指标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2014年12期 v.32;No.280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 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框架及信息集成模式分析

    张金华;

    随着全球暖化的日益严重,以及消费者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不论是在实务界还是在学术界,绿色供应链管理都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课题,尤其对以委托代工与设计加工为产业发展主轴的我国而言,更有其探讨的必要性与及时性。本文在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进行充分阐述的基础上,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三层次信息集成模式",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传统产业链管理中信息流过于分散的问题。

    2014年12期 v.32;No.280 105-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 基于AHP模型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评价研究

    熊春林;符少辉;

    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湖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能力形成基础和能力形成机制两大部分测评14市(州)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建立"目标引导,示范推进,标准考核,以奖代投"的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市、县建设实施与绩效考核机制,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建设农村农业信息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

    2014年12期 v.32;No.280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 基于MOOCs的信息流与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潘亮;

    在目前信息极大丰富,信息交流极为迫切的情况下,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已不能满足师生教与学中的信息需求。文章在对照传统教学信息流动的同时,系统介绍了MOOCs的信息流动形式和特点,并借鉴其成功机理,尝试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优化现行的教学成果。

    2014年12期 v.32;No.280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博士论坛

  • 基于主题图的电子商务领域知识库构建研究

    毛彦妮;

    利用主题图(Topic Maps)所具有的丰富语义描述和语义关联,构建了给予主题图的电子商务知识库,用于解决目前电子商务商品类目设置中的语义异构问题。同时开发了面向电子商务商品类目自动分类系统。结果表明,引入主题图知识库能够提高商品类目分类的准确度。

    2014年12期 v.32;No.280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 联盟能力、关系质量与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关系研究

    周杰;

    关系质量对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企业的联盟能力则会影响到联盟企业间的关系质量。文章首先构建了整合联盟能力、关系质量的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模型,接着,分析了关系质量对战略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最后,分析了联盟能力对关系质量和联盟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

    2014年12期 v.32;No.280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3K]
  • 基于领域本体的文本挖掘研究

    姜丽华;张宏斌;杨晓蓉;

    采用本体与文本文挖掘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基于领域本体的文本挖掘模型。首先创建本体结构,引入本体的"概念-概念"相关度矩阵,利用基于本体概念的向量空间模型代替传统的向量空间模型来表示文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挖掘。

    2014年12期 v.32;No.280 129-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 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的多维度需求分析

    雷志梅;王延章;裘江南;王雪华;

    应急信息需求分析是应急信息管理的基础,也是应急管理的前提和条件。结合生命周期、决策论等理论基础,从应急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出发,构建了应急信息的多维度分析模型,系统全面的分析了在不同阶段、不同决策主体、不同决策目标维度下的应急信息的需求及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

    2014年12期 v.32;No.280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 我国省级政府电子政务效率测算与分析

    万莉;程慧平;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2007-2011年我国省级政府电子政务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我国省级电子政务效率低下,全要素生产率呈现缓慢下降特征。技术退步是引起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考察效率影响因素。发现: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程度、公共服务支出比例对电子政务效率显著性正相关,移动电话渗透率显著性负相关。

    2014年12期 v.32;No.280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8K]

综述

  • 突发事件中网民群体行为仿真综述

    张丽军;吴鹏;

    突发事件频发,如何有效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引起政府高度关注。网民的群体行为主宰着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群体仿真方法可以模拟突发事件中网民群体行为的演变过程并预测群体行为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突发事件中网民群体行为仿真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清晰的研究思路。因此,本文梳理了网民群体行为研究,综述了群体仿真的相关内容,并详细分析了五个主流模型以及方法同时提出与突发事件中网民群体行为相结合研究的思路。

    2014年12期 v.32;No.280 142-146+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2K]
  • 国外图情领域信息行为研究进展

    费琳;

    以来自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2011年)信息行为研究主题的117篇文献和其包含的5404篇参考文献为数据源,采用知识图谱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相关被引文献和主题词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表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国外信息行为研究刊载论文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期刊;美、英是国外信息行为研究最为活跃的国家;信息检索/搜寻/搜索、不同用户群体信息行为、信息行为模型以及信息需求等是国外图情领域信息行为研究的热点主题领域。

    2014年12期 v.32;No.280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