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艳;杨浩;孙庆峰;
【目的/意义】社交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了全域社交和信息交互的新平台。为保障社交新媒体高质量发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交新媒体信息内容创新及舆论信息引导模式研究至关重要。【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管理理论和舆论引导理论结合社交新媒体信息内容创新,析出了影响社交新媒体信息内容创新的因素,并构建了社交新媒体舆论信息引导模式。【结果/结论】影响社交新媒体信息内容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信息主体、信息客体、信息生态和信息技术。舆论信息引导范畴包括信息主体的协同自律引导、信息客体的服务创新引导、信息生态的安全文明引导和信息技术的共创共享引导,并提出了价值引领、平台驱动、共建共治三种舆论信息引导路径。【创新/局限】分析了社交新媒体信息内容创新及舆论信息引导的整体框架,对用户间信息交互和信息共创还需进一步研究。
2023年09期 v.41;No.385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 肖艳;杨浩;孙庆峰;
【目的/意义】社交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了全域社交和信息交互的新平台。为保障社交新媒体高质量发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交新媒体信息内容创新及舆论信息引导模式研究至关重要。【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管理理论和舆论引导理论结合社交新媒体信息内容创新,析出了影响社交新媒体信息内容创新的因素,并构建了社交新媒体舆论信息引导模式。【结果/结论】影响社交新媒体信息内容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信息主体、信息客体、信息生态和信息技术。舆论信息引导范畴包括信息主体的协同自律引导、信息客体的服务创新引导、信息生态的安全文明引导和信息技术的共创共享引导,并提出了价值引领、平台驱动、共建共治三种舆论信息引导路径。【创新/局限】分析了社交新媒体信息内容创新及舆论信息引导的整体框架,对用户间信息交互和信息共创还需进一步研究。
2023年09期 v.41;No.385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 顾远萍;王文思;
【目的/意义】基于新浪微博探索健康信息社会网络结构,对不同话语主体的网络位置、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研究,从而为相关部门的健康舆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新冠感染后”为关键词采集热门微博数据,并构建用户信息传播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多元话语主体视角下的网络结构特征,使用文本分析工具分析信息传播内容,基于话语策略分析传播方式,从而探索健康信息传播机制。【结果/结论】传播网络呈离散、稀疏状态。官方媒体整体影响力最大,一些专业内容生产者在严肃类健康信息传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大部分市场化媒体存在感较弱,普通网友具有最强的信息交流能力。四类话语主体的传播内容基本一致,但传播方式风格迥异。官方媒体和市场化媒体以严肃、正式、专业为主,专业内容生产者兼具专业性与亲和力,网友则以多元方式表达情绪和态度。【创新/局限】从多元话语主体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文本分析探索健康信息传播规律是新颖之处,但网络结构分析仅基于静态视角展开,且样本量有限。
2023年09期 v.41;No.385 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 顾远萍;王文思;
【目的/意义】基于新浪微博探索健康信息社会网络结构,对不同话语主体的网络位置、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研究,从而为相关部门的健康舆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新冠感染后”为关键词采集热门微博数据,并构建用户信息传播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多元话语主体视角下的网络结构特征,使用文本分析工具分析信息传播内容,基于话语策略分析传播方式,从而探索健康信息传播机制。【结果/结论】传播网络呈离散、稀疏状态。官方媒体整体影响力最大,一些专业内容生产者在严肃类健康信息传播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大部分市场化媒体存在感较弱,普通网友具有最强的信息交流能力。四类话语主体的传播内容基本一致,但传播方式风格迥异。官方媒体和市场化媒体以严肃、正式、专业为主,专业内容生产者兼具专业性与亲和力,网友则以多元方式表达情绪和态度。【创新/局限】从多元话语主体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文本分析探索健康信息传播规律是新颖之处,但网络结构分析仅基于静态视角展开,且样本量有限。
2023年09期 v.41;No.385 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 苏强;季荔;
【目的/意义】面对当前医疗数据共享存在的基本原则要素缺乏、动力不足以及隐私安全风险难以保障等问题,构建医疗数据共享的协调机制,以提升健康医疗数据的开放治理水平。【方法/过程】本文考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基于医疗机构、技术支撑企业和政府参与的医疗数据共享策略选择,构建主体成本分摊和利益分配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据仿真对博弈主体的策略演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支撑企业是促进医疗数据共享的关键主体,其策略选择易受到初始概率、建设费用承担比例、隐私安全问题承担比例、收益分享比例及随机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医疗机构、政府共同参与导致的额外成本效应增加会提高双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技术支撑企业是否参与医疗数据共享建设的费用承担对医疗机构策略选择会产生差异性的影响;效益差距及隐私安全问题的承担比例会影响到医疗机构的策略方向选择。【创新/局限】本文的创新性在于将演化博弈与随机过程相结合,为不确定性环境下医疗机构、技术支撑企业和政府共享协调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但未考虑其他医疗数据主体和更全面的影响因素,以及尚未找到多数据的处理方式,后续可对此进行进一步探讨。
2023年09期 v.41;No.385 3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0K] - 苏强;季荔;
【目的/意义】面对当前医疗数据共享存在的基本原则要素缺乏、动力不足以及隐私安全风险难以保障等问题,构建医疗数据共享的协调机制,以提升健康医疗数据的开放治理水平。【方法/过程】本文考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基于医疗机构、技术支撑企业和政府参与的医疗数据共享策略选择,构建主体成本分摊和利益分配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据仿真对博弈主体的策略演化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支撑企业是促进医疗数据共享的关键主体,其策略选择易受到初始概率、建设费用承担比例、隐私安全问题承担比例、收益分享比例及随机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医疗机构、政府共同参与导致的额外成本效应增加会提高双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技术支撑企业是否参与医疗数据共享建设的费用承担对医疗机构策略选择会产生差异性的影响;效益差距及隐私安全问题的承担比例会影响到医疗机构的策略方向选择。【创新/局限】本文的创新性在于将演化博弈与随机过程相结合,为不确定性环境下医疗机构、技术支撑企业和政府共享协调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但未考虑其他医疗数据主体和更全面的影响因素,以及尚未找到多数据的处理方式,后续可对此进行进一步探讨。
2023年09期 v.41;No.385 3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0K] - 邓春林;刘晓晴;
【目的/意义】识别并分析重大突发事件社交媒体用户情感体验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关联路径,为政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舆情治理提供理论及应用参考。【方法/过程】立足信息生态视角,从事件信息、信息发布者、信息受众者、信息环境、信息技术五个维度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社交媒体用户情感体验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结合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进行关键因素分析和层级模型构建。【结果/结论】重大突发事件社交媒体用户情感体验是表层、过渡层和深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响应效力、网络谣言状态、道德约束力等是影响社交媒体用户情感体验的关键因素,应予以重点关注。【创新/局限】从用户的过程性体验角度出发,剖析舆情信息生态对用户情感体验的影响机制。下一步将对情感体验的具体属性作细粒度划分,并对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方向等作进一步测量探讨。
2023年09期 v.41;No.385 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 邓春林;刘晓晴;
【目的/意义】识别并分析重大突发事件社交媒体用户情感体验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关联路径,为政府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舆情治理提供理论及应用参考。【方法/过程】立足信息生态视角,从事件信息、信息发布者、信息受众者、信息环境、信息技术五个维度构建重大突发事件社交媒体用户情感体验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结合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进行关键因素分析和层级模型构建。【结果/结论】重大突发事件社交媒体用户情感体验是表层、过渡层和深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响应效力、网络谣言状态、道德约束力等是影响社交媒体用户情感体验的关键因素,应予以重点关注。【创新/局限】从用户的过程性体验角度出发,剖析舆情信息生态对用户情感体验的影响机制。下一步将对情感体验的具体属性作细粒度划分,并对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方向等作进一步测量探讨。
2023年09期 v.41;No.385 4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 胡剑;戚湧;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化和开放式创新的发展,开源创新社区成为虚拟社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项目、软件代码等知识的共享是开源创新社区良好运作的关键,但用户在开源创新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却并不突出。明晰开源创新社区中用户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用户知识共享积极性、提高开源创新社区能力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SOR模型,以开源创新社区的内容、社区以及成员三个外部特征作为刺激因素,将用户个人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的内部特征作为有机体,构建开源创新社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根据329份有效问卷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路径和前因构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损失、开源免费、激励机制、成员信任、感知风险、感知收益对用户在开源创新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影响,且以社区激励和成员信任为核心条件可构成两种模式下的五条组合影响路径。【创新/局限】本文研究能够有力补充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知识创新领域现有研究,为实现更好的社区开放、共享以及知识的治理和再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后续可通过针对性受访主体、一手和二手数据结合等形式提高实证分析的精确性。
2023年09期 v.41;No.385 59-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 胡剑;戚湧;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化和开放式创新的发展,开源创新社区成为虚拟社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项目、软件代码等知识的共享是开源创新社区良好运作的关键,但用户在开源创新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却并不突出。明晰开源创新社区中用户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用户知识共享积极性、提高开源创新社区能力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SOR模型,以开源创新社区的内容、社区以及成员三个外部特征作为刺激因素,将用户个人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的内部特征作为有机体,构建开源创新社区用户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根据329份有效问卷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路径和前因构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损失、开源免费、激励机制、成员信任、感知风险、感知收益对用户在开源创新社区中的知识共享行为有显著影响,且以社区激励和成员信任为核心条件可构成两种模式下的五条组合影响路径。【创新/局限】本文研究能够有力补充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知识创新领域现有研究,为实现更好的社区开放、共享以及知识的治理和再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后续可通过针对性受访主体、一手和二手数据结合等形式提高实证分析的精确性。
2023年09期 v.41;No.385 59-68+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 王海杏;杨建林;申姝婧;
【目的/意义】针对现有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所存在的结果不一致问题,对该领域研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过程】筛选3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将14个影响因素、66个效应量纳入元分析,探究影响因素及其强度,探讨国内外文化背景和信息类别两个维度对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的调节效应。【结果/结论】结果表明,9个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强相关影响因素有信息框架、网站外观、信息内容可信度。同时,本文结果验证了国内外文化背景、信息类别对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具有调节作用。【创新/局限】本研究使用元分析梳理分析了前人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一致问题,但由于符合元分析研究标准的文献过少,纳入的影响因素不足以全面解释各个因素的作用。
2023年09期 v.41;No.385 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 王海杏;杨建林;申姝婧;
【目的/意义】针对现有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所存在的结果不一致问题,对该领域研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过程】筛选35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将14个影响因素、66个效应量纳入元分析,探究影响因素及其强度,探讨国内外文化背景和信息类别两个维度对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的调节效应。【结果/结论】结果表明,9个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强相关影响因素有信息框架、网站外观、信息内容可信度。同时,本文结果验证了国内外文化背景、信息类别对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具有调节作用。【创新/局限】本研究使用元分析梳理分析了前人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一致问题,但由于符合元分析研究标准的文献过少,纳入的影响因素不足以全面解释各个因素的作用。
2023年09期 v.41;No.385 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 许孝君;程光辉;钱丹丹;王露;
【目的/意义】技术接受模型中明确提到影响用户感知的外部变量包括信息系统设计的特征,数字经济下旅游商务网站信息生态链运行规则与规律(即机制)发生着变化,分析新的运行机制对用户信息服务感知的影响,可以揭示数字经济下旅游商务网站提升用户体验的过程与原理,为旅游生态性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结合已有研究,分析了数字经济下旅游商务网站信息生态链的结构,从而得到其运行机制内容,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运行机制与用户感知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生态链中的个性化推荐机制和服务优化机制直接提高了用户的感知易用性,引导消费机制直接提高了用户的感知有用性。旅游商务网站应该完善自身的双向沟通机制,消费激励机制并提高对用户反馈信息利用的颗粒度。【创新/局限】从信息生态链的全局出发,将目光聚焦在用户感知上,为信息生态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但研究要素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2023年09期 v.41;No.385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 许孝君;程光辉;钱丹丹;王露;
【目的/意义】技术接受模型中明确提到影响用户感知的外部变量包括信息系统设计的特征,数字经济下旅游商务网站信息生态链运行规则与规律(即机制)发生着变化,分析新的运行机制对用户信息服务感知的影响,可以揭示数字经济下旅游商务网站提升用户体验的过程与原理,为旅游生态性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结合已有研究,分析了数字经济下旅游商务网站信息生态链的结构,从而得到其运行机制内容,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运行机制与用户感知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生态链中的个性化推荐机制和服务优化机制直接提高了用户的感知易用性,引导消费机制直接提高了用户的感知有用性。旅游商务网站应该完善自身的双向沟通机制,消费激励机制并提高对用户反馈信息利用的颗粒度。【创新/局限】从信息生态链的全局出发,将目光聚焦在用户感知上,为信息生态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但研究要素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2023年09期 v.41;No.385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 娄策群;樊悦;娄冬;桂学文;
【目的/意义】构建老年人数字信息生态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丰富数字信息适老相关研究,为数字信息适老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与两轮专家调查,提炼出24个老年人数字信息生态适应能力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和MICMAC方法辅助建模,确定影响因素的层次关系,并对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老年人数字信息生态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可归纳为表层—依赖因素、中层—联系因素和深层—驱动因素3个层次,其中,表层—依赖因素9个,中层—联系因素8个,深层—驱动因素7个。【创新/局限】研究揭示了老年人数字信息生态适应能力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与影响机理,未对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2023年09期 v.41;No.385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娄策群;樊悦;娄冬;桂学文;
【目的/意义】构建老年人数字信息生态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丰富数字信息适老相关研究,为数字信息适老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与两轮专家调查,提炼出24个老年人数字信息生态适应能力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和MICMAC方法辅助建模,确定影响因素的层次关系,并对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老年人数字信息生态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可归纳为表层—依赖因素、中层—联系因素和深层—驱动因素3个层次,其中,表层—依赖因素9个,中层—联系因素8个,深层—驱动因素7个。【创新/局限】研究揭示了老年人数字信息生态适应能力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与影响机理,未对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2023年09期 v.41;No.385 87-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9K] - 吴江;杨亚璇;邹柳馨;柯丹;
【目的/意义】针对农业供应链与金融机构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帮助金融机构和政府宏观调控农业供应链生产和管理,增加小农户融资可获得性和生产力,推动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接轨。【方法/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原型,以Hyperledger Fabric作为底层技术框架,有效连接农业供应链、政府和金融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并通过演化博弈方法探究区块链平台介入后对融资困境的改善作用。【结果/结论】区块链平台一方面能够推动信用信息多方认证共享,降低金融机构融资风险;一方面通过声誉激励和政府补贴,增强各方融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普惠性。【创新/局限】相较于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本文通过数据及时上链、可追溯、防篡改、交易通道隔离等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监管;从博弈的视角针对性地给出该平台对于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解决思路和对策,但对区块链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成本和硬件设施架构考虑不足。
2023年09期 v.41;No.385 97-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 吴江;杨亚璇;邹柳馨;柯丹;
【目的/意义】针对农业供应链与金融机构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帮助金融机构和政府宏观调控农业供应链生产和管理,增加小农户融资可获得性和生产力,推动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接轨。【方法/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业供应链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原型,以Hyperledger Fabric作为底层技术框架,有效连接农业供应链、政府和金融机构,实现信息共享;并通过演化博弈方法探究区块链平台介入后对融资困境的改善作用。【结果/结论】区块链平台一方面能够推动信用信息多方认证共享,降低金融机构融资风险;一方面通过声誉激励和政府补贴,增强各方融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普惠性。【创新/局限】相较于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本文通过数据及时上链、可追溯、防篡改、交易通道隔离等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监管;从博弈的视角针对性地给出该平台对于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解决思路和对策,但对区块链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成本和硬件设施架构考虑不足。
2023年09期 v.41;No.385 97-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 孙传明;陈熙;王萍;
【目的/意义】非遗纪录片以生动、真实的形式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对受众观看纪录片后的在线评论内容进行分析,挖掘潜在的受众需求,为非遗纪录片的受众行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非遗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研究对象,首先采集B站用户热门评论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因果规则模板识别和抽取评论中的因果事件对,再调用LDA模型进行主题聚类,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归纳聚类结果,最后借助Gephi工具进行图谱可视化。【结果/结论】受众观看纪录片主要有知识获取、审美接受、情感共鸣及自我实现等需求;受众需求的满足具有严密的因果逻辑关系,且不同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创新/局限】基于用户评论内容分析非遗纪录片受众需求,拓展了事理图谱的应用范围。鉴于个案研究的局限性,后期仍需扩大非遗视频评论语料库。
2023年09期 v.41;No.385 10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 孙传明;陈熙;王萍;
【目的/意义】非遗纪录片以生动、真实的形式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对受众观看纪录片后的在线评论内容进行分析,挖掘潜在的受众需求,为非遗纪录片的受众行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非遗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研究对象,首先采集B站用户热门评论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因果规则模板识别和抽取评论中的因果事件对,再调用LDA模型进行主题聚类,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归纳聚类结果,最后借助Gephi工具进行图谱可视化。【结果/结论】受众观看纪录片主要有知识获取、审美接受、情感共鸣及自我实现等需求;受众需求的满足具有严密的因果逻辑关系,且不同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创新/局限】基于用户评论内容分析非遗纪录片受众需求,拓展了事理图谱的应用范围。鉴于个案研究的局限性,后期仍需扩大非遗视频评论语料库。
2023年09期 v.41;No.385 10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 于佳会;刘佳静;郑建明;
【目的/意义】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是提供综合化、智慧化文旅公共服务的应用系统与媒介,有助于文旅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的提升。【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分析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在遵循“数据赋能、交互共享;供需匹配、精准服务;安全可靠、系统持续”原则的基础上,按照“要求输入(目标要求、原则要求)—运行转化(资源汇聚、数据处理)—结果输出(智慧服务、终端呈现)”的逻辑依据,构建了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结果/结论】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由基础设施层、资源汇聚层、数据处理层、智慧服务层、终端呈现层共同构成。【创新/局限】仅对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了理论构建,未来需要借助相关技术、方法、数据等对平台可行性进行全面验证。
2023年09期 v.41;No.385 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 于佳会;刘佳静;郑建明;
【目的/意义】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是提供综合化、智慧化文旅公共服务的应用系统与媒介,有助于文旅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的提升。【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分析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在遵循“数据赋能、交互共享;供需匹配、精准服务;安全可靠、系统持续”原则的基础上,按照“要求输入(目标要求、原则要求)—运行转化(资源汇聚、数据处理)—结果输出(智慧服务、终端呈现)”的逻辑依据,构建了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结果/结论】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由基础设施层、资源汇聚层、数据处理层、智慧服务层、终端呈现层共同构成。【创新/局限】仅对智慧文旅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了理论构建,未来需要借助相关技术、方法、数据等对平台可行性进行全面验证。
2023年09期 v.41;No.385 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 李红娟;
【目的/意义】依托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构建赋能,正成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提升党组织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通过分析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的基本特征,总结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建设的现实梗阻;基于数据驱动思想,构建了一个“用户层、显示层、接入层、服务层、数据层、硬件层”六层双向的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的系统,并对核心功能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设计。【结果/结论】数字化立体式的党建平台可以达到为在校师生党员提供综合性服务的目标。【创新/局限】本文是在大数据视野下对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构建比较宏观的研究,后期还需要结合相应案例在微观层面进一步剖析和完善。
2023年09期 v.41;No.385 12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 李红娟;
【目的/意义】依托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构建赋能,正成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提升党组织信息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通过分析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的基本特征,总结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建设的现实梗阻;基于数据驱动思想,构建了一个“用户层、显示层、接入层、服务层、数据层、硬件层”六层双向的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的系统,并对核心功能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设计。【结果/结论】数字化立体式的党建平台可以达到为在校师生党员提供综合性服务的目标。【创新/局限】本文是在大数据视野下对高校党建数字化平台构建比较宏观的研究,后期还需要结合相应案例在微观层面进一步剖析和完善。
2023年09期 v.41;No.385 12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1K] - 卫善春;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海量就业信息资源持续涌现,为了能够为待就业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满足更多高校学生的就业需要,本文提出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学生就业需求信息资源采集研究。【方法/过程】首先,本文基于网络信息爬取模块、就业需求信息挖掘模块、资源整合模块对就业需求信息资源采集总体架构进行优化;并结合就业专业-就业岗位-就业需求信息-高校信息的组织体系,实现就业岗位和就业需求信息以及高校信息间的信息整合。然后,利用就业需求信息挖掘统一计算系统对已整合结果进行内容标准化处理,再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分别进行就业异常数据筛查和特定异常就业数据特征识别,构建就业需求信息资源采集系统。最后,凭借E-S-Qual量表对系统中的就业信息采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研究方法可以向用户推送全面的就业需求信息,并能全面分析需求信息推荐效果,有效为待就业学生提供相关就业指导。【局限/创新】但由于本次实证研究较单一,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日后可结合更多案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2023年09期 v.41;No.385 130-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 卫善春;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海量就业信息资源持续涌现,为了能够为待就业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满足更多高校学生的就业需要,本文提出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学生就业需求信息资源采集研究。【方法/过程】首先,本文基于网络信息爬取模块、就业需求信息挖掘模块、资源整合模块对就业需求信息资源采集总体架构进行优化;并结合就业专业-就业岗位-就业需求信息-高校信息的组织体系,实现就业岗位和就业需求信息以及高校信息间的信息整合。然后,利用就业需求信息挖掘统一计算系统对已整合结果进行内容标准化处理,再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分别进行就业异常数据筛查和特定异常就业数据特征识别,构建就业需求信息资源采集系统。最后,凭借E-S-Qual量表对系统中的就业信息采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研究方法可以向用户推送全面的就业需求信息,并能全面分析需求信息推荐效果,有效为待就业学生提供相关就业指导。【局限/创新】但由于本次实证研究较单一,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日后可结合更多案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使结果更具说服力。
2023年09期 v.41;No.385 130-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 潘有能;吕晶晶;丁楠;
【目的/意义】在万物互联的开放科学时代,建立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之间的关联成为推动科学数据开放获取、共享和重用的重要举措。【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Labeled-LDA模型,辅以基于规则的识别方法,构建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关联识别模型,并以生物医学领域为例分别针对规范化引用、非规范化引用以及无引用三种关联情况进行模型训练与测试。【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本模型在识别规范化引用测试集时识别率和F值分别为0.9和0.5左右,有比较稳定的识别效果,在识别非规范化引用和无引用的测试集时识别率分别为0.465和0.5,也展现出较强的可移植性与应用潜力。通过对非规范化引用和无引用识别结果进行人工判断,发现科学研究中确实存在数据引用不规范的现象,需要学界共同推动数据引用规范化。【创新/局限】与其他研究相比,本文构建的模型为基于语义的关联识别提供了方法层面的参考和基础,可以应用于大规模语料研究,从而促进更深层次语义关联的知识发现。
2023年09期 v.41;No.385 138-14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 潘有能;吕晶晶;丁楠;
【目的/意义】在万物互联的开放科学时代,建立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之间的关联成为推动科学数据开放获取、共享和重用的重要举措。【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Labeled-LDA模型,辅以基于规则的识别方法,构建科学数据与科技文献关联识别模型,并以生物医学领域为例分别针对规范化引用、非规范化引用以及无引用三种关联情况进行模型训练与测试。【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本模型在识别规范化引用测试集时识别率和F值分别为0.9和0.5左右,有比较稳定的识别效果,在识别非规范化引用和无引用的测试集时识别率分别为0.465和0.5,也展现出较强的可移植性与应用潜力。通过对非规范化引用和无引用识别结果进行人工判断,发现科学研究中确实存在数据引用不规范的现象,需要学界共同推动数据引用规范化。【创新/局限】与其他研究相比,本文构建的模型为基于语义的关联识别提供了方法层面的参考和基础,可以应用于大规模语料研究,从而促进更深层次语义关联的知识发现。
2023年09期 v.41;No.385 138-14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 刘园园;段尧清;俞享;
【目的/意义】政府是海量数据的掌握者,测度政府数据开放效率,探索数据开放有效路径,有利于提升政府数据价值实现与数据赋能的速度。【方法/过程】以效率视角为切入点,构建超效率SBM模型,对16个代表城市的数据开放效率值进行测度,而后将效率值作为结果变量,使用fsQCA探索政府数据开放的有效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从条件组合来看,高水平的政府数据开放有6条路径,表现为政府主导型、经济支持型、内外联动型、全要素驱动型四种模式。【创新/局限】文章以2019-2021三年政府数据开放效率为切入点,融入信息技术因素,为政府数据开放提供路径参考。但是政府数据开放效率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文章选取的条件变量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23年09期 v.41;No.385 146-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 刘园园;段尧清;俞享;
【目的/意义】政府是海量数据的掌握者,测度政府数据开放效率,探索数据开放有效路径,有利于提升政府数据价值实现与数据赋能的速度。【方法/过程】以效率视角为切入点,构建超效率SBM模型,对16个代表城市的数据开放效率值进行测度,而后将效率值作为结果变量,使用fsQCA探索政府数据开放的有效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从条件组合来看,高水平的政府数据开放有6条路径,表现为政府主导型、经济支持型、内外联动型、全要素驱动型四种模式。【创新/局限】文章以2019-2021三年政府数据开放效率为切入点,融入信息技术因素,为政府数据开放提供路径参考。但是政府数据开放效率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文章选取的条件变量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023年09期 v.41;No.385 146-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 赵杨;张雪;王玮航;蒋昌峻;邢杨雯;
【目的/意义】通过多模态情感分析准确度量图书馆智能服务的用户情感体验,为图书馆智能化转型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方法/过程】综合应用注意力机制和LSTM算法构建融合文本、语音、表情特征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并通过MOSI数据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大学图书馆机器人智能问答服务为实证对象,进行用户情感体验度量。【结果/结论】应用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可以全面、准确地度量用户情感体验,并有效揭示影响用户情感体验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图书馆智能服务的情感化设计与体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创新/局限】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情感分析的图书馆用户情感体验度量方法,为图书馆准确评估数智化环境下的用户情感体验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研究可以融合更多模态特征进一步提高情感分析模型的性能,并面向更多领域的智能化服务展开实证研究。
2023年09期 v.41;No.385 155-16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 赵杨;张雪;王玮航;蒋昌峻;邢杨雯;
【目的/意义】通过多模态情感分析准确度量图书馆智能服务的用户情感体验,为图书馆智能化转型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方法/过程】综合应用注意力机制和LSTM算法构建融合文本、语音、表情特征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并通过MOSI数据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大学图书馆机器人智能问答服务为实证对象,进行用户情感体验度量。【结果/结论】应用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可以全面、准确地度量用户情感体验,并有效揭示影响用户情感体验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图书馆智能服务的情感化设计与体验优化提供重要依据。【创新/局限】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情感分析的图书馆用户情感体验度量方法,为图书馆准确评估数智化环境下的用户情感体验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研究可以融合更多模态特征进一步提高情感分析模型的性能,并面向更多领域的智能化服务展开实证研究。
2023年09期 v.41;No.385 155-163+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 王娜;李杰;
【目的/意义】目前FAQ问答系统的评价集中在面向信息检索的客观指标上,为使评价体系更加全面,探索性地从用户体验角度建立FAQ问答系统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升FAQ问答系统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方法/过程】以高校图书馆问答型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依据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用户满意度理论,结合用户体验相关指标构建FAQ问答系统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研,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立指标权重,并基于调研结果对FAQ问答系统提出相关建议。【结果/结论】FAQ问答系统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由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三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构成,回答内容完整性、服务界面友好性等指标对用户满意度影响较大,答案准确性、答案时效性、反馈途径存在性和系统特色性四个方面需进一步优化。【创新/局限】构建了FAQ问答系统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发掘目前FAQ问答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后续将继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2023年09期 v.41;No.385 164-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王娜;李杰;
【目的/意义】目前FAQ问答系统的评价集中在面向信息检索的客观指标上,为使评价体系更加全面,探索性地从用户体验角度建立FAQ问答系统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升FAQ问答系统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方法/过程】以高校图书馆问答型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依据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和用户满意度理论,结合用户体验相关指标构建FAQ问答系统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研,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立指标权重,并基于调研结果对FAQ问答系统提出相关建议。【结果/结论】FAQ问答系统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由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三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构成,回答内容完整性、服务界面友好性等指标对用户满意度影响较大,答案准确性、答案时效性、反馈途径存在性和系统特色性四个方面需进一步优化。【创新/局限】构建了FAQ问答系统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发掘目前FAQ问答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后续将继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2023年09期 v.41;No.385 164-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 王俊晶;敖丽娟;单希彦;池毛毛;
【目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价值实现,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数字化转型。然而,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农村数字化转型与信息价值二元关系的定性讨论,未深入实证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过程】通过引入数字化赋能理论,本研究将农村数字化赋能划分为结构赋能、心理赋能和资源赋能三个维度,构建农村数字化转型促进农村数字化赋能,进而实现信息价值的过程模型。本研究面向全国农村乡镇地区居民进行抽样调研,收集的342份调查问卷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农村数字化转型对信息价值产生正向影响;农村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赋能对信息价值产生间接影响。【创新/局限】基于乡村产业数字化“数实”融合的背景,本研究丰富数字化赋能理论,对信息价值实现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也有利于促进新时代新征程的乡村振兴。未来有待考虑农民信息素养等对数字化赋能与信息价值实现之间的影响。
2023年09期 v.41;No.385 173-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 王俊晶;敖丽娟;单希彦;池毛毛;
【目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价值实现,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数字化转型。然而,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农村数字化转型与信息价值二元关系的定性讨论,未深入实证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过程】通过引入数字化赋能理论,本研究将农村数字化赋能划分为结构赋能、心理赋能和资源赋能三个维度,构建农村数字化转型促进农村数字化赋能,进而实现信息价值的过程模型。本研究面向全国农村乡镇地区居民进行抽样调研,收集的342份调查问卷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假设。【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农村数字化转型对信息价值产生正向影响;农村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赋能对信息价值产生间接影响。【创新/局限】基于乡村产业数字化“数实”融合的背景,本研究丰富数字化赋能理论,对信息价值实现机制提供理论支持,也有利于促进新时代新征程的乡村振兴。未来有待考虑农民信息素养等对数字化赋能与信息价值实现之间的影响。
2023年09期 v.41;No.385 173-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 郭盈;李佳莲;
【目的/意义】基于文化自信视域,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推广信息素养概念,为大学英语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民族化改革提供经验参考。【方法/过程】使用线上问卷平台向北京地区两所高校学生发放电子问卷,利用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因素分析,据此研究所调研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所调研学生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基于文化自信视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伦理与法律规范四大方面均有所体现,从总体情况来看,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但在识别信息、组织信息以及分析信息层面上的素养还需加强。【创新/局限】将文化自信意识与信息素养理念同时引入大学英语教育,为大学英语教育转型升级提供新方向;未来可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讨论文理科思维与学生信息素养间的联系。
2023年09期 v.41;No.385 183-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 郭盈;李佳莲;
【目的/意义】基于文化自信视域,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推广信息素养概念,为大学英语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民族化改革提供经验参考。【方法/过程】使用线上问卷平台向北京地区两所高校学生发放电子问卷,利用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因素分析,据此研究所调研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所调研学生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基于文化自信视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伦理与法律规范四大方面均有所体现,从总体情况来看,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但在识别信息、组织信息以及分析信息层面上的素养还需加强。【创新/局限】将文化自信意识与信息素养理念同时引入大学英语教育,为大学英语教育转型升级提供新方向;未来可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讨论文理科思维与学生信息素养间的联系。
2023年09期 v.41;No.385 183-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