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科学

专题组稿

  • 立足二十大精神:公共数据建设推动“数字中国”发展进程

    马海群;

    <正>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作出新部署。新时代,许多领域面临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尤其在数字化进程中,我党励精图治,积累了创新领跑的深厚底气,并通过数据资源管理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2015年《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出台,国内数据开放工作稳步进行,各级政府不断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市场和社会主体运用数据,释放数据资源红利。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有208个省级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22年《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文件指出,我国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变革。在此政策推动下,上海、重庆、北京、山东等多省多地相继投身数字化建设,出台公共数据管理政策规定。可见在数据资源开发尤其是公共数据领域,我国已由“跟跑”阶段迈向“并跑”和“领跑”,从政府数据向公共数据迈进,精准锁定公共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致力于重建数据资源使用规则。

    2023年08期 v.41;No.384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 立足二十大精神:公共数据建设推动“数字中国”发展进程

    马海群;

    <正>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作出新部署。新时代,许多领域面临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尤其在数字化进程中,我党励精图治,积累了创新领跑的深厚底气,并通过数据资源管理不断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2015年《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出台,国内数据开放工作稳步进行,各级政府不断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促进市场和社会主体运用数据,释放数据资源红利。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有208个省级和城市的地方政府上线了数据开放平台。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22年《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等文件指出,我国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的变革。在此政策推动下,上海、重庆、北京、山东等多省多地相继投身数字化建设,出台公共数据管理政策规定。可见在数据资源开发尤其是公共数据领域,我国已由“跟跑”阶段迈向“并跑”和“领跑”,从政府数据向公共数据迈进,精准锁定公共数据资源的潜在价值,致力于重建数据资源使用规则。

    2023年08期 v.41;No.384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数据开放实践——从政务信息到公共数据

    马海群;邹纯龙;王今;

    【目的/意义】从全球数据开放实践来看,我国已由“跟跑”迈向“并跑”和“领跑”阶段,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资源管理理论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过程】本研究回顾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以政务信息、政府数据和公共数据为核心的数据开放发展进程,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数据开放发展特征,并对我国数据开放发展方向进行研判。【结果/结论】提出了包含以数字共同体为目标,构建数据价值共创生态;提升组织韧性能力,兼顾数据开放与安全;把握技术涌现机遇,促进数据产品迭代创新三个方面的建设思路。【创新/局限】本研究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系统探究我国数据开放实践特征及发展方向,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资源管理理论体系。

    2023年08期 v.41;No.384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数据开放实践——从政务信息到公共数据

    马海群;邹纯龙;王今;

    【目的/意义】从全球数据开放实践来看,我国已由“跟跑”迈向“并跑”和“领跑”阶段,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资源管理理论体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过程】本研究回顾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以政务信息、政府数据和公共数据为核心的数据开放发展进程,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数据开放发展特征,并对我国数据开放发展方向进行研判。【结果/结论】提出了包含以数字共同体为目标,构建数据价值共创生态;提升组织韧性能力,兼顾数据开放与安全;把握技术涌现机遇,促进数据产品迭代创新三个方面的建设思路。【创新/局限】本研究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系统探究我国数据开放实践特征及发展方向,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资源管理理论体系。

    2023年08期 v.41;No.384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 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效果影响因素与组态分析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服务场景理论双重视角

    邹纯龙;王今;马海群;崔智淞;

    【目的/意义】将基本公共服务以清单化、标准化的方式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供给,是公共服务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革新,也为探究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提供了新视角。【方法/过程】结合公共“产品-服务”逻辑,通过技术接受模型和服务场景理论,构建了包含公共数据质量、公共数据平台和公共数据服务的三维度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基于26个地方公共数据网站,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组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影响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效果的三种典型组合路径可归纳为实用驱动式、场景体验式和全链需求式,其中公共数据服务品质感知和公共数据服务交互过程变量为必要条件。【创新/局限】揭示何种因素能够影响用户在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资源利用效果及其有效路径,为数字化进程下提升公共数据资源管理水平提供可行性思路。

    2023年08期 v.41;No.384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 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效果影响因素与组态分析研究——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服务场景理论双重视角

    邹纯龙;王今;马海群;崔智淞;

    【目的/意义】将基本公共服务以清单化、标准化的方式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供给,是公共服务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革新,也为探究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提供了新视角。【方法/过程】结合公共“产品-服务”逻辑,通过技术接受模型和服务场景理论,构建了包含公共数据质量、公共数据平台和公共数据服务的三维度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基于26个地方公共数据网站,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组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影响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效果的三种典型组合路径可归纳为实用驱动式、场景体验式和全链需求式,其中公共数据服务品质感知和公共数据服务交互过程变量为必要条件。【创新/局限】揭示何种因素能够影响用户在公共数据平台的数据资源利用效果及其有效路径,为数字化进程下提升公共数据资源管理水平提供可行性思路。

    2023年08期 v.41;No.384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 基于零信任的公共数据平台安全指数构建研究

    王今;邹纯龙;马海群;崔智淞;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公共数据平台作为数据资源价值创造的重要载体得以迅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安全问题。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公共数据平台安全指数,为完善其安全评估机制提供评价标准与量化测评工具。【方法/过程】本文结合零信任理念,提出包括身份安全、数据安全和基础安全在内的三维度公共数据平台安全指数分析框架,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和权重计算。【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该指数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和有效性,能够有助于国家及各级政府量化了解公共数据平台安全状态,为公共数据平台安全建设提供策略。【创新/局限】本研究引入零信任理念,并选取安全指数为量化研究对象,旨在创新性地打破默认的“信任”,以“持续验证,永不信任”为原则,为提升公共数据平台安全提供管理思路与实践路径。

    2023年08期 v.41;No.384 18-2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 基于零信任的公共数据平台安全指数构建研究

    王今;邹纯龙;马海群;崔智淞;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公共数据平台作为数据资源价值创造的重要载体得以迅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安全问题。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公共数据平台安全指数,为完善其安全评估机制提供评价标准与量化测评工具。【方法/过程】本文结合零信任理念,提出包括身份安全、数据安全和基础安全在内的三维度公共数据平台安全指数分析框架,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和权重计算。【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该指数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和有效性,能够有助于国家及各级政府量化了解公共数据平台安全状态,为公共数据平台安全建设提供策略。【创新/局限】本研究引入零信任理念,并选取安全指数为量化研究对象,旨在创新性地打破默认的“信任”,以“持续验证,永不信任”为原则,为提升公共数据平台安全提供管理思路与实践路径。

    2023年08期 v.41;No.384 18-2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理论研究

  • 基于妇科疾病知识图谱的分面检索系统模型构建研究

    夏立新;查思羽;郭致怡;翟姗姗;

    【目的/意义】针对网络健康社区与网络诊疗平台中用户健康信息知识化需求高、信息内容繁多、组织缺乏合理性、应用范围窄等现状,在构建适应于资源特征与用户需求特征的妇科疾病知识图谱的基础上,设计分面检索系统模型,以帮助妇女在隐私疾病搜索方面提供自主选择和需求发现途径。【方法/过程】通过妇科疾病知识化需求调研,提出妇科疾病知识图谱顶层构建框架,在分析知识图谱中实体类型、实体间关系类型的基础上,按照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存储与可视化的步骤,构建面向妇科疾病的知识图谱,并构建结合明确病情、诊断治疗、自我管理等范畴在内的分面体系,结合用户需求,动态展现分面结果。【结果/结论】基于盆腔炎知识图谱情境,以39健康网为例进行分面体系构建,并进行原型展示与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效果,为改善现有网络健康社区分面体系提供参考。【创新/局限】缺乏大规模、多情境下的比较分析。

    2023年08期 v.41;No.384 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4K]
  • 基于妇科疾病知识图谱的分面检索系统模型构建研究

    夏立新;查思羽;郭致怡;翟姗姗;

    【目的/意义】针对网络健康社区与网络诊疗平台中用户健康信息知识化需求高、信息内容繁多、组织缺乏合理性、应用范围窄等现状,在构建适应于资源特征与用户需求特征的妇科疾病知识图谱的基础上,设计分面检索系统模型,以帮助妇女在隐私疾病搜索方面提供自主选择和需求发现途径。【方法/过程】通过妇科疾病知识化需求调研,提出妇科疾病知识图谱顶层构建框架,在分析知识图谱中实体类型、实体间关系类型的基础上,按照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存储与可视化的步骤,构建面向妇科疾病的知识图谱,并构建结合明确病情、诊断治疗、自我管理等范畴在内的分面体系,结合用户需求,动态展现分面结果。【结果/结论】基于盆腔炎知识图谱情境,以39健康网为例进行分面体系构建,并进行原型展示与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效果,为改善现有网络健康社区分面体系提供参考。【创新/局限】缺乏大规模、多情境下的比较分析。

    2023年08期 v.41;No.384 2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4K]
  • 考虑智能推荐算法的舆情反转演化研究——基于信息生态视角

    田世海;李辰仪;夏壮壮;刘林峰;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背景下,智能推荐算法无处不在,舆情反转事件燃点低、一经报道便以高关注、高转发的形式引爆舆论的特点日益明显。为有效管控网络舆情、规避舆情反转风险,考虑智能推荐算法对舆情反转演化规律进行研究至关重要。【方法/过程】本文首先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确定了影响舆情反转演化的六个影响因素。其次,引入社交关系强度及兴趣差异阈值两个参数定义有无智能推荐算法下网民邻居规则,并构建了有无智能推荐算法情形下的舆情反转演化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并对比了有无智能推荐算法情形下事件主题敏感度、反转信息可信度、网民反思意识强度对舆情反转演化的影响。【结果/结论】智能推荐算法会强化首因效应对舆论的影响作用,提升反转信息影响力,削弱网民反思意识对舆论极化的抑制效果。【创新/局限】本文基于网民兴趣差异构建智能推荐算法下舆情反转演化模型,后续可从算法推荐规则上进一步研究算法对舆情反转演化的影响。

    2023年08期 v.41;No.384 37-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4K]
  • 考虑智能推荐算法的舆情反转演化研究——基于信息生态视角

    田世海;李辰仪;夏壮壮;刘林峰;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背景下,智能推荐算法无处不在,舆情反转事件燃点低、一经报道便以高关注、高转发的形式引爆舆论的特点日益明显。为有效管控网络舆情、规避舆情反转风险,考虑智能推荐算法对舆情反转演化规律进行研究至关重要。【方法/过程】本文首先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确定了影响舆情反转演化的六个影响因素。其次,引入社交关系强度及兴趣差异阈值两个参数定义有无智能推荐算法下网民邻居规则,并构建了有无智能推荐算法情形下的舆情反转演化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并对比了有无智能推荐算法情形下事件主题敏感度、反转信息可信度、网民反思意识强度对舆情反转演化的影响。【结果/结论】智能推荐算法会强化首因效应对舆论的影响作用,提升反转信息影响力,削弱网民反思意识对舆论极化的抑制效果。【创新/局限】本文基于网民兴趣差异构建智能推荐算法下舆情反转演化模型,后续可从算法推荐规则上进一步研究算法对舆情反转演化的影响。

    2023年08期 v.41;No.384 37-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4K]
  • 社会化问答社区中问题受关注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王启聪;曹高辉;杨金庆;

    【目的/意义】本文探究社会化问答社区中问题受关注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可为问答社区的管理与运营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以社会化问答社区MetaFilter为研究对象,首先解析了社区的全量结构化历史数据,从参与用户和问题内容两个维度,分析用户行为及问题内容的潜在特征,其次选取多维度特征变量作为自变量,以回答频次表示的受关注程度作为因变量,最后运用负二项回归方法对模型整体有效性进行分析(模型似然比检验)进而揭示问题受关注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处于社交网络核心位置的用户在非工作时段所提问题更易得到关注。问题表述字符越短、涉及主题越少、可读性越强、表述情感极性越强(尤其负向情感),越易获得关注。与预期相反的是,问题的标签热度和版面可见长度对问题受关注程度的影响不明显。【创新/局限】本研究从参与用户和问题内容层面,构建动态社交网络和标签语义网络,进一步揭示了问题受关注程度的影响因素。

    2023年08期 v.41;No.384 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 社会化问答社区中问题受关注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王启聪;曹高辉;杨金庆;

    【目的/意义】本文探究社会化问答社区中问题受关注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可为问答社区的管理与运营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以社会化问答社区MetaFilter为研究对象,首先解析了社区的全量结构化历史数据,从参与用户和问题内容两个维度,分析用户行为及问题内容的潜在特征,其次选取多维度特征变量作为自变量,以回答频次表示的受关注程度作为因变量,最后运用负二项回归方法对模型整体有效性进行分析(模型似然比检验)进而揭示问题受关注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处于社交网络核心位置的用户在非工作时段所提问题更易得到关注。问题表述字符越短、涉及主题越少、可读性越强、表述情感极性越强(尤其负向情感),越易获得关注。与预期相反的是,问题的标签热度和版面可见长度对问题受关注程度的影响不明显。【创新/局限】本研究从参与用户和问题内容层面,构建动态社交网络和标签语义网络,进一步揭示了问题受关注程度的影响因素。

    2023年08期 v.41;No.384 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9K]
  • 我国研究生数字素养的影响因素及培育策略研究

    于瑶;马鸿泽;庞智;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加强对高校研究生数字素养的培育,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促进科学研究飞速发展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本文利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访谈获取的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55个初始概念、16个基本范畴和5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梳理各个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构建形成研究生数字素养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数字平台质量、数字信息质量、数字设备质量、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都会对研究生数字素养产生正向影响,并基于理论模型提出研究生数字素养的培育策略。【创新/局限】本文研究基于不同高校研究生对于数字素养的培育情况和了解程度,对促进高校进一步做好研究生数字素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具有实践意义。但对于研究数据的广泛性和运营者内部因素的考虑尚有欠缺,日后可进一步补充。

    2023年08期 v.41;No.384 56-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 我国研究生数字素养的影响因素及培育策略研究

    于瑶;马鸿泽;庞智;

    【目的/意义】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素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加强对高校研究生数字素养的培育,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促进科学研究飞速发展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本文利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访谈获取的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55个初始概念、16个基本范畴和5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梳理各个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构建形成研究生数字素养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数字平台质量、数字信息质量、数字设备质量、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都会对研究生数字素养产生正向影响,并基于理论模型提出研究生数字素养的培育策略。【创新/局限】本文研究基于不同高校研究生对于数字素养的培育情况和了解程度,对促进高校进一步做好研究生数字素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具有实践意义。但对于研究数据的广泛性和运营者内部因素的考虑尚有欠缺,日后可进一步补充。

    2023年08期 v.41;No.384 56-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 双减政策下的公共图书馆家庭亲子阅读服务——基于csQCA方法的影响路径分析

    梁潇;丁杨;周昕;叶英平;

    【目的/意义】对双减政策下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服务融入家庭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为图书馆在新政策环境中开展服务提供了指导,也为政府制定双减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过程】研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探讨在双减政策下图书馆服务模式、馆校合作以及双减政策落实三个维度对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的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识别出双减政策下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的基础要素,以及各要素形成的影响路径,分析了图书馆应如何根据不同路径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并给出了实施建议。【创新/局限】研究从“双减”这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政策出发,结合路径分析,为图书馆亲子阅读服务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但本文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尚未能从定量角度对路径要素的影响力做出衡量。

    2023年08期 v.41;No.384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 双减政策下的公共图书馆家庭亲子阅读服务——基于csQCA方法的影响路径分析

    梁潇;丁杨;周昕;叶英平;

    【目的/意义】对双减政策下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服务融入家庭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为图书馆在新政策环境中开展服务提供了指导,也为政府制定双减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过程】研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探讨在双减政策下图书馆服务模式、馆校合作以及双减政策落实三个维度对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的影响路径。【结果/结论】研究识别出双减政策下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服务的基础要素,以及各要素形成的影响路径,分析了图书馆应如何根据不同路径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并给出了实施建议。【创新/局限】研究从“双减”这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政策出发,结合路径分析,为图书馆亲子阅读服务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但本文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尚未能从定量角度对路径要素的影响力做出衡量。

    2023年08期 v.41;No.384 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 危机情境下公共文化数据开放平台多重耦合资源画像研究

    周林兴;王帅;

    【目的/意义】危机情境下面向公共文化数据开放平台进行多重耦合资源画像,有助于深入洞悉核心分布规律,为文化安全布局规划作出贡献。【方法/过程】以“俄乌战争冲突”等事件为例,结合平台内容建立全量指标体系,经不敏感变量过滤和约束条件分析等过程实现资源耦合判断,并进一步将资源划分为G0~G6七个类型,对关联数据加工后设计标签,通过DBSCAN聚类与暴力堆叠得到突变型、更替型、冲击型、稳固型和迭代型5种画像,据此呈现平台资源分布特征。【结果/结论】实证表明,本文模型能有效生成多重耦合资源差异性画像,其中突变型、更替型和冲击型画像关联资源安全态势较弱,稳固型和迭代型则相对扎实。【创新/局限】研究构建了多重耦合资源画像实现及其拓展方法,但实证数据量有待提升,未来可引入更多案例进行跨情境应用。

    2023年08期 v.41;No.384 71-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8K]
  • 危机情境下公共文化数据开放平台多重耦合资源画像研究

    周林兴;王帅;

    【目的/意义】危机情境下面向公共文化数据开放平台进行多重耦合资源画像,有助于深入洞悉核心分布规律,为文化安全布局规划作出贡献。【方法/过程】以“俄乌战争冲突”等事件为例,结合平台内容建立全量指标体系,经不敏感变量过滤和约束条件分析等过程实现资源耦合判断,并进一步将资源划分为G0~G6七个类型,对关联数据加工后设计标签,通过DBSCAN聚类与暴力堆叠得到突变型、更替型、冲击型、稳固型和迭代型5种画像,据此呈现平台资源分布特征。【结果/结论】实证表明,本文模型能有效生成多重耦合资源差异性画像,其中突变型、更替型和冲击型画像关联资源安全态势较弱,稳固型和迭代型则相对扎实。【创新/局限】研究构建了多重耦合资源画像实现及其拓展方法,但实证数据量有待提升,未来可引入更多案例进行跨情境应用。

    2023年08期 v.41;No.384 71-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8K]
  • 配额制视角下发电企业数据资产决策的演化博弈研究

    徐丹;汪建平;

    【目的/意义】为了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本文将探索在配额制下的数字经济时代中,发电企业的资产管理如何被影响,为配额制的具体推行提供相关依据。【方法/过程】构建了配额制视角下企业数据资产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模型得到了火电企业和绿电企业在不同策略收益条件下的局部演化稳定策略以及演化博弈的影响因素,包括绿证价格、配额目标、补贴参数、单位罚金参数等。【结果/结论】模型得到了双方在不同策略收益条件下的局部演化稳定策略以及演化博弈的影响因素。【创新/局限】揭示了配额制视角下发电企业行为的演化路径和决策选择。

    2023年08期 v.41;No.384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 配额制视角下发电企业数据资产决策的演化博弈研究

    徐丹;汪建平;

    【目的/意义】为了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本文将探索在配额制下的数字经济时代中,发电企业的资产管理如何被影响,为配额制的具体推行提供相关依据。【方法/过程】构建了配额制视角下企业数据资产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模型得到了火电企业和绿电企业在不同策略收益条件下的局部演化稳定策略以及演化博弈的影响因素,包括绿证价格、配额目标、补贴参数、单位罚金参数等。【结果/结论】模型得到了双方在不同策略收益条件下的局部演化稳定策略以及演化博弈的影响因素。【创新/局限】揭示了配额制视角下发电企业行为的演化路径和决策选择。

    2023年08期 v.41;No.384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 大数据时代医学数据挖掘分析平台构建

    卢建璋;

    【目的/意义】伴随大数据环境这个新型概念的兴起,大数据技术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起来,“大数据”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中,尤其是在医学领域,无论是医学科研、科室服务、寻病问诊,还是医学数字资源开发、利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旨在建立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疾病诊疗带来保障。【方法/过程】通过对循证医学数据挖掘研究现状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大数据时代循证医学的医学数据挖掘分析平台,并对数据挖掘分析平台的建设意义、分析方法、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和效果评估展开了分析。【结果/结论】设计了数据挖掘分析平台系统架构中的五个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仓库模块、数据挖掘模块和可视化应用模块。【创新/局限】本文通过医学数据挖掘分析平台的构建,实现了对医学数据的数据挖掘,提供了对药物应用分析、疾病的诊疗分析和医疗决策支持系统三方面的分析功能,能够帮助医生用户提高诊疗准确率,帮助医疗管理用户提高管理能力,也实现了对循证医学数据使用的目的。

    2023年08期 v.41;No.384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 大数据时代医学数据挖掘分析平台构建

    卢建璋;

    【目的/意义】伴随大数据环境这个新型概念的兴起,大数据技术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起来,“大数据”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中,尤其是在医学领域,无论是医学科研、科室服务、寻病问诊,还是医学数字资源开发、利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旨在建立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实用共享的医疗卫生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为疾病诊疗带来保障。【方法/过程】通过对循证医学数据挖掘研究现状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大数据时代循证医学的医学数据挖掘分析平台,并对数据挖掘分析平台的建设意义、分析方法、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和效果评估展开了分析。【结果/结论】设计了数据挖掘分析平台系统架构中的五个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仓库模块、数据挖掘模块和可视化应用模块。【创新/局限】本文通过医学数据挖掘分析平台的构建,实现了对医学数据的数据挖掘,提供了对药物应用分析、疾病的诊疗分析和医疗决策支持系统三方面的分析功能,能够帮助医生用户提高诊疗准确率,帮助医疗管理用户提高管理能力,也实现了对循证医学数据使用的目的。

    2023年08期 v.41;No.384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业务研究

  • APP交互视角下用户日常搜索行为路径研究

    陈静;陈红丽;

    【目的/意义】智能APP的大量普及使得APP交互成为用户完成日常搜索的常态,但其搜索行为路径有待明确。探究APP交互视角下用户日常搜索行为路径,有助于揭示移动端用户搜索行为规律,探明APP交互搜索行为机理。【方法/过程】采集204位年轻用户日常真实情境下印象深刻的APP交互搜索过程,通过开放性编码获取其搜索过程中使用的APP类型、APP内搜索动作及APP间转移意图;以APP类型为切入点,结合统计分析和序列分析方法分析APP内搜索动作路径和意图驱动的APP间转移路径。【结果/结论】“查询-浏览-查看”是APP内基础搜索路径,但APP内搜索动作路径具有明显APP类型特征,体现在搜索动作转移聚焦查询过程或搜索结果利用;APP间转移路径表现出以社区类APP为核心的“核心-边缘”规律,且同类APP转移主要以社区类和购物类为主;APP间转移都倾向于受补充和桥接意图驱动,但同类APP间转移出于对比意图突出,而异类APP间转移交流意图和挫折意图明显。【创新/局限】该研究系统揭示了用户日常搜索中APP内与APP间的行为路径全貌,并进一步剖析了驱动APP间转移的意图规律,为APP交互搜索服务的提升提供了依据。

    2023年08期 v.41;No.384 95-10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 APP交互视角下用户日常搜索行为路径研究

    陈静;陈红丽;

    【目的/意义】智能APP的大量普及使得APP交互成为用户完成日常搜索的常态,但其搜索行为路径有待明确。探究APP交互视角下用户日常搜索行为路径,有助于揭示移动端用户搜索行为规律,探明APP交互搜索行为机理。【方法/过程】采集204位年轻用户日常真实情境下印象深刻的APP交互搜索过程,通过开放性编码获取其搜索过程中使用的APP类型、APP内搜索动作及APP间转移意图;以APP类型为切入点,结合统计分析和序列分析方法分析APP内搜索动作路径和意图驱动的APP间转移路径。【结果/结论】“查询-浏览-查看”是APP内基础搜索路径,但APP内搜索动作路径具有明显APP类型特征,体现在搜索动作转移聚焦查询过程或搜索结果利用;APP间转移路径表现出以社区类APP为核心的“核心-边缘”规律,且同类APP转移主要以社区类和购物类为主;APP间转移都倾向于受补充和桥接意图驱动,但同类APP间转移出于对比意图突出,而异类APP间转移交流意图和挫折意图明显。【创新/局限】该研究系统揭示了用户日常搜索中APP内与APP间的行为路径全貌,并进一步剖析了驱动APP间转移的意图规律,为APP交互搜索服务的提升提供了依据。

    2023年08期 v.41;No.384 95-10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 弹幕视频网站中用户社会交互行为特征分析——以B站美食制作类视频为例

    杨东红;杨媛媛;巩艳芬;孙俊伟;田枫;

    【目的/意义】探究弹幕用户社会交互行为特征,一方面帮助视频网站了解弹幕用户行为特点,重视弹幕的过滤引导;另一方面帮助美食制作类视频创作者了解用户交互行为倾向,合理设置情境,提高视频内容质量。【方法/过程】选取B站美食区中30个美食制作视频,统计分析用户弹幕交互行为在时间、数量以及文本方面的特征,运用情感分析和主题词分析探究用户互动内容特点,通过社会网络图分析用户间的跟随行为。【结果/结论】弹幕用户倾向午饭、晚饭以及凌晨时间段进行社会交互,弹幕峰值随交互情境的发生而形成。弹幕用户情感倾向与视频创作者内容表述和情绪传达有关。弹幕用户与视频创作者互动多用“我”或“我们”为主语或使用创作者ID交流,弹幕用户之间倾向寻找具有共同点或相似经历的人。“活跃用户”互动内容具有话题融合度高的特点,跟随者的二次创作特征明显。【创新/局限】文章着重关注弹幕用户的社会交互行为,多个维度探究行为特征,创新性将弹幕文本分析与美食制作类视频弹幕相融合;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细化视频分类。

    2023年08期 v.41;No.384 104-11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6K]
  • 弹幕视频网站中用户社会交互行为特征分析——以B站美食制作类视频为例

    杨东红;杨媛媛;巩艳芬;孙俊伟;田枫;

    【目的/意义】探究弹幕用户社会交互行为特征,一方面帮助视频网站了解弹幕用户行为特点,重视弹幕的过滤引导;另一方面帮助美食制作类视频创作者了解用户交互行为倾向,合理设置情境,提高视频内容质量。【方法/过程】选取B站美食区中30个美食制作视频,统计分析用户弹幕交互行为在时间、数量以及文本方面的特征,运用情感分析和主题词分析探究用户互动内容特点,通过社会网络图分析用户间的跟随行为。【结果/结论】弹幕用户倾向午饭、晚饭以及凌晨时间段进行社会交互,弹幕峰值随交互情境的发生而形成。弹幕用户情感倾向与视频创作者内容表述和情绪传达有关。弹幕用户与视频创作者互动多用“我”或“我们”为主语或使用创作者ID交流,弹幕用户之间倾向寻找具有共同点或相似经历的人。“活跃用户”互动内容具有话题融合度高的特点,跟随者的二次创作特征明显。【创新/局限】文章着重关注弹幕用户的社会交互行为,多个维度探究行为特征,创新性将弹幕文本分析与美食制作类视频弹幕相融合;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细化视频分类。

    2023年08期 v.41;No.384 104-11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6K]
  • 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的网络舆情引导模型构建及运用策略研究

    王玉英;王德澳;李岩;李念峰;

    【目的/意义】针对网络舆情管理的复杂化和用户情感体验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的重要性,设计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的网络舆情引导模型,对于舆情危机的预警防控、舆情风险的降低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在现实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量化用户情感体验的方法,并基于大数据技术,以用户情感体验为切入点,构建了由信息处理和情感体验识别、舆情管理和监测、舆情引导三部分组成的多维度的网络舆情引导模型。【结果/结论】把用户情感体验作为网络舆情管理的核心,能科学合理地规避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创新/局限】能够促进各个舆情传播环节间的良性信息循环,形成开放和谐的网络舆论空间。

    2023年08期 v.41;No.384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4K]
  • 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的网络舆情引导模型构建及运用策略研究

    王玉英;王德澳;李岩;李念峰;

    【目的/意义】针对网络舆情管理的复杂化和用户情感体验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的重要性,设计基于用户情感体验的网络舆情引导模型,对于舆情危机的预警防控、舆情风险的降低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在现实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量化用户情感体验的方法,并基于大数据技术,以用户情感体验为切入点,构建了由信息处理和情感体验识别、舆情管理和监测、舆情引导三部分组成的多维度的网络舆情引导模型。【结果/结论】把用户情感体验作为网络舆情管理的核心,能科学合理地规避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创新/局限】能够促进各个舆情传播环节间的良性信息循环,形成开放和谐的网络舆论空间。

    2023年08期 v.41;No.384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4K]
  • 在线品牌社区知识播种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

    钱明辉;郭佳璐;郭姝麟;

    【目的/意义】随着在线品牌社区的日益兴起,如何有效提升社区知识管理水平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拟从个体用户知识采纳行为出发来探讨在线品牌社区内知识播种的影响因素问题。【方法/过程】通过引入RAS信息接收-接纳模型,并结合观点交互模型与理论,本文形成了知识播种效果模型,而后利用仿真实验方法深入探讨了在线社区内部知识播种影响因素及其效果提升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在线品牌社区用户知识水平、用户动机意愿、知识复杂度、知识发送源可信度和知识发送源与用户间知识距离等因素显著影响在线品牌社区用户的知识采纳行为;(2)用户的知识水平和动机意愿是在线品牌社区知识播种的重要影响因素;(3)通过提升帖子推荐排序、提高用户与帖子的观点契合度以及降低帖子知识复杂度,可以有效增强在线品牌社区知识播种效果。【创新/局限】本文的研究结论既拓展了知识播种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也有助于在线品牌社区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2023年08期 v.41;No.384 12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 在线品牌社区知识播种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

    钱明辉;郭佳璐;郭姝麟;

    【目的/意义】随着在线品牌社区的日益兴起,如何有效提升社区知识管理水平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拟从个体用户知识采纳行为出发来探讨在线品牌社区内知识播种的影响因素问题。【方法/过程】通过引入RAS信息接收-接纳模型,并结合观点交互模型与理论,本文形成了知识播种效果模型,而后利用仿真实验方法深入探讨了在线社区内部知识播种影响因素及其效果提升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在线品牌社区用户知识水平、用户动机意愿、知识复杂度、知识发送源可信度和知识发送源与用户间知识距离等因素显著影响在线品牌社区用户的知识采纳行为;(2)用户的知识水平和动机意愿是在线品牌社区知识播种的重要影响因素;(3)通过提升帖子推荐排序、提高用户与帖子的观点契合度以及降低帖子知识复杂度,可以有效增强在线品牌社区知识播种效果。【创新/局限】本文的研究结论既拓展了知识播种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也有助于在线品牌社区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2023年08期 v.41;No.384 12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 科技文献的多粒度知识组织研究

    赵冠壹;韩松花;

    【目的/意义】基于粒度理论构建多粒度知识组织模型,旨在挖掘多粒度知识单元,并对其进行合理组织,满足用户多粒度的知识需求。【方法/过程】首先,本文基于网络拓扑结构,构建了多粒度知识组织框架;其次,设计科技文献多粒度知识组织模型,探究适用于不同粒度知识单元的知识表示方法和知识组织模型;最后,提出多粒度知识组织的统一框架和体系化方法。【结果/结论】本文所构建的多粒度知识组织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描述知识单元的特征,还原多粒度知识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粒度的科学知识。【创新/局限】本文构架的科技文献多粒度知识组织模型为多粒度科学知识的结构化表示和科学知识的横向、纵向关联提供了理论框架,本文提出的科技文献多粒度知识组织流程为科技文献的多粒度挖掘和语义组织提供了相应的体系化方法,基于二者构建多粒度知识组织图谱,不仅能够实现知识的多维度语义组织,还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层次科学知识需求。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不断完善多粒度知识组织模型,并建立面向科技文献的多粒度知识图谱。

    2023年08期 v.41;No.384 134-13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 科技文献的多粒度知识组织研究

    赵冠壹;韩松花;

    【目的/意义】基于粒度理论构建多粒度知识组织模型,旨在挖掘多粒度知识单元,并对其进行合理组织,满足用户多粒度的知识需求。【方法/过程】首先,本文基于网络拓扑结构,构建了多粒度知识组织框架;其次,设计科技文献多粒度知识组织模型,探究适用于不同粒度知识单元的知识表示方法和知识组织模型;最后,提出多粒度知识组织的统一框架和体系化方法。【结果/结论】本文所构建的多粒度知识组织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描述知识单元的特征,还原多粒度知识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粒度的科学知识。【创新/局限】本文构架的科技文献多粒度知识组织模型为多粒度科学知识的结构化表示和科学知识的横向、纵向关联提供了理论框架,本文提出的科技文献多粒度知识组织流程为科技文献的多粒度挖掘和语义组织提供了相应的体系化方法,基于二者构建多粒度知识组织图谱,不仅能够实现知识的多维度语义组织,还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层次科学知识需求。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不断完善多粒度知识组织模型,并建立面向科技文献的多粒度知识图谱。

    2023年08期 v.41;No.384 134-13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 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我国智慧应急关联技术识别与发展趋势研究

    张钰玲;彭丽徽;张艳丰;欧志梅;

    【目的/意义】立足智慧应急技术发展现状,揭示智慧应急领域核心技术,依托技术关联分析要素辨识智慧应技术发展趋势。【方法/过程】以Innojoy检索平台作为智慧应急相关专利数据的样本来源,综合运用LDA模型、Word2Vec模型与TextRank算法确定相关主题并探索主题词分布,利用wordcloud和ROSTCM6实现专利摘要的技术热点分析和技术关联分析。【结果/结论】智慧应急技术现处于成熟初期,专利主题可分为导航定位技术、应急照明技术、自动报警技术等九类。未来通过促进多技术融合、多模块发展、多部门联动与多终端协作,智慧应急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对安全事故的防御能力。【创新/局限】大为Innojoy专利数据库仅包含国内专利数据,后续研究中样本范围将扩充国内外论文、报告等相关数据。

    2023年08期 v.41;No.384 13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 基于专利数据挖掘的我国智慧应急关联技术识别与发展趋势研究

    张钰玲;彭丽徽;张艳丰;欧志梅;

    【目的/意义】立足智慧应急技术发展现状,揭示智慧应急领域核心技术,依托技术关联分析要素辨识智慧应技术发展趋势。【方法/过程】以Innojoy检索平台作为智慧应急相关专利数据的样本来源,综合运用LDA模型、Word2Vec模型与TextRank算法确定相关主题并探索主题词分布,利用wordcloud和ROSTCM6实现专利摘要的技术热点分析和技术关联分析。【结果/结论】智慧应急技术现处于成熟初期,专利主题可分为导航定位技术、应急照明技术、自动报警技术等九类。未来通过促进多技术融合、多模块发展、多部门联动与多终端协作,智慧应急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对安全事故的防御能力。【创新/局限】大为Innojoy专利数据库仅包含国内专利数据,后续研究中样本范围将扩充国内外论文、报告等相关数据。

    2023年08期 v.41;No.384 13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2K]
  • 数字中国背景下金融信息安全的威胁情报研究:内在逻辑与态势感知应用

    安家骥;狄鹤;

    【目的/意义】党的二十大突出强调了防范金融风险问题并将其作为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金融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信息安全风险及其传染扩散效应凸显并引发关注。【方法/过程】通过对全球金融信息风险现状的梳理和对国内外威胁情报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对比分析,提出了金融信息威胁情报的价值空间,分析了作用逻辑。五维解构了威胁情报并结合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构建了基于威胁情报的金融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应用框架。【结果/结论】威胁情报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具有清晰的作用逻辑和较大的应用价值空间。将威胁情报体系应用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模式的不足,提升金融信息安全的态势感知水平和威胁事件的事前阻断能力。【创新/局限】拓展情报理论在金融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边界,为学习理解二十大精神,强化我国金融信息安全治理能力提供研究参考。

    2023年08期 v.41;No.384 147-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
  • 数字中国背景下金融信息安全的威胁情报研究:内在逻辑与态势感知应用

    安家骥;狄鹤;

    【目的/意义】党的二十大突出强调了防范金融风险问题并将其作为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金融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信息安全风险及其传染扩散效应凸显并引发关注。【方法/过程】通过对全球金融信息风险现状的梳理和对国内外威胁情报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对比分析,提出了金融信息威胁情报的价值空间,分析了作用逻辑。五维解构了威胁情报并结合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构建了基于威胁情报的金融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应用框架。【结果/结论】威胁情报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具有清晰的作用逻辑和较大的应用价值空间。将威胁情报体系应用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模式的不足,提升金融信息安全的态势感知水平和威胁事件的事前阻断能力。【创新/局限】拓展情报理论在金融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边界,为学习理解二十大精神,强化我国金融信息安全治理能力提供研究参考。

    2023年08期 v.41;No.384 147-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
  • 智能推荐情境下老年在线健康社区的用户信息需求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殷允杰;朱媛媛;

    【目的/意义】近年来,老年在线健康社区已成为老年群体分享病痛和信息支持的重要媒介。为保证用户群体有效地获得自身所需的健康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老年在线健康社区的用户健康信息推荐模型。【方法/过程】首先,基于用户、话题及其情感倾向构建异质信息网络。其次,从内容与网络结构两个角度出发,运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将话题与用户情感角色分类。最后,根据用户的情感属性、话题的情感属性、话题的主题相似度计算结果,进行用户的信息需求预测。【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用户倾向于发布一些正面的帖子,但倾向于在他人的帖子下评论消极的内容,相比于无明显情感倾向的中性内容表达,社区中具有情感倾向的用户互动比信息支持更加常见。【创新/局限】本文提出的用户健康信息推荐模型有助于吸引和鼓励更多老年人分享和获取健康信息,本文的模型对机器学习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贡献。但在未来工作中应纳入访谈和调查法,以提升推荐模型的理论深度。

    2023年08期 v.41;No.384 15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 智能推荐情境下老年在线健康社区的用户信息需求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殷允杰;朱媛媛;

    【目的/意义】近年来,老年在线健康社区已成为老年群体分享病痛和信息支持的重要媒介。为保证用户群体有效地获得自身所需的健康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老年在线健康社区的用户健康信息推荐模型。【方法/过程】首先,基于用户、话题及其情感倾向构建异质信息网络。其次,从内容与网络结构两个角度出发,运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将话题与用户情感角色分类。最后,根据用户的情感属性、话题的情感属性、话题的主题相似度计算结果,进行用户的信息需求预测。【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用户倾向于发布一些正面的帖子,但倾向于在他人的帖子下评论消极的内容,相比于无明显情感倾向的中性内容表达,社区中具有情感倾向的用户互动比信息支持更加常见。【创新/局限】本文提出的用户健康信息推荐模型有助于吸引和鼓励更多老年人分享和获取健康信息,本文的模型对机器学习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具有一定贡献。但在未来工作中应纳入访谈和调查法,以提升推荐模型的理论深度。

    2023年08期 v.41;No.384 15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博士论坛

  • 社会网络视角下组织间知识重叠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机理研究

    周可;孙溪梓;李佳桐;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知识重叠、知识创造过程、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之间深层次的关系,探究组织间知识重叠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机理,为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的成功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组织间知识重叠对知识创造过程的影响模型。通过深入剖析组织所处合作网络的结构与关系特征,进一步探索社会网络视角下组织间知识重叠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机理。【结果/结论】组织与外部组织间的知识重叠,通过提供共同的语境以及提高组织相似性和降低合作风险,建立知识创造的基础,提高可操作性和成功率。同时,组织所处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包括规模、密度、中心度等,也会影响组织间知识互动的频次,进而影响知识重叠程度,为焦点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提供保障。此外,组织间社会网络的关系特征,包括关系强度与信任等,也会影响组织间知识互动意愿和形成知识重叠。【创新/局限】本文构建了社会网络视角下组织间知识重叠对知识创造过程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未来需要对该理论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验证。

    2023年08期 v.41;No.384 162-167+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社会网络视角下组织间知识重叠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机理研究

    周可;孙溪梓;李佳桐;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知识重叠、知识创造过程、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之间深层次的关系,探究组织间知识重叠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机理,为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的成功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组织间知识重叠对知识创造过程的影响模型。通过深入剖析组织所处合作网络的结构与关系特征,进一步探索社会网络视角下组织间知识重叠对知识创造的影响机理。【结果/结论】组织与外部组织间的知识重叠,通过提供共同的语境以及提高组织相似性和降低合作风险,建立知识创造的基础,提高可操作性和成功率。同时,组织所处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包括规模、密度、中心度等,也会影响组织间知识互动的频次,进而影响知识重叠程度,为焦点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提供保障。此外,组织间社会网络的关系特征,包括关系强度与信任等,也会影响组织间知识互动意愿和形成知识重叠。【创新/局限】本文构建了社会网络视角下组织间知识重叠对知识创造过程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未来需要对该理论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验证。

    2023年08期 v.41;No.384 162-167+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 控制—价值理论视阈下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中介研究

    王美姝;胡洁;

    【目的/意义】探索合作学习对成就目标、阅读情绪和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影响原理及影响效应,为促进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提升提供策略。【方法/过程】本研究以PISA2018数字化阅读测评数据为基础,以链式中介模型为研究方法,对我国四省市361所学校11 993名青少年的数字化阅读素养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合作学习氛围通过促发掌握目标定向和阅读愉悦情绪间接影响数字化阅读素养,即掌握目标定向和阅读愉悦情绪在合作学习氛围和数字化阅读素养间起到正向的中介作用。【创新/局限】研究基于控制—价值理论,构建了合作学习氛围、掌握目标定向、阅读情绪和数字化阅读素养四个维度的研究框架,为深入分析数字化阅读素养影响因素,提升我国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提供新思路。

    2023年08期 v.41;No.384 168-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 控制—价值理论视阈下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中介研究

    王美姝;胡洁;

    【目的/意义】探索合作学习对成就目标、阅读情绪和数字化阅读素养的影响原理及影响效应,为促进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提升提供策略。【方法/过程】本研究以PISA2018数字化阅读测评数据为基础,以链式中介模型为研究方法,对我国四省市361所学校11 993名青少年的数字化阅读素养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合作学习氛围通过促发掌握目标定向和阅读愉悦情绪间接影响数字化阅读素养,即掌握目标定向和阅读愉悦情绪在合作学习氛围和数字化阅读素养间起到正向的中介作用。【创新/局限】研究基于控制—价值理论,构建了合作学习氛围、掌握目标定向、阅读情绪和数字化阅读素养四个维度的研究框架,为深入分析数字化阅读素养影响因素,提升我国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提供新思路。

    2023年08期 v.41;No.384 168-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1K]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苗政策公众认知演化研究

    张鑫蕊;张海涛;栾宇;刘伟利;

    【目的/意义】以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发布内容为数据来源,从主题和情感两个维度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对疫苗政策的认知演化过程,为政府、公共卫生部门等多元主体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开展精准疫苗宣传、科普服务、舆情引导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过程】立足认知—情感—意动理论,融合SKEP情感分析预训练模型和基于TF-IDF算法的LDA主题模型,计算事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公众对疫苗政策的情感倾向,挖掘不同情感倾向阶段用户所关注的潜在主题和焦点,进而可视化公众对疫苗政策的认知过程。【结果/结论】公众的情感倾向呈现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的交替波动,潜伏期涉及7个主题,暴发期涉及6个主题并产生大量的信息和情感表达,蔓延期涉及6个主题,三个阶段的主题演化均体现了延续性和特色性特点;关注焦点主要包括疫苗的基础信息、疫苗接种政策的解读和落实、疫苗接种情况三个方面。【创新/局限】分析公众情感倾向时仅划分了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未来研究中将针对情感类型做进一步的细粒度分析。

    2023年08期 v.41;No.384 175-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9K]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苗政策公众认知演化研究

    张鑫蕊;张海涛;栾宇;刘伟利;

    【目的/意义】以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发布内容为数据来源,从主题和情感两个维度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对疫苗政策的认知演化过程,为政府、公共卫生部门等多元主体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开展精准疫苗宣传、科普服务、舆情引导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过程】立足认知—情感—意动理论,融合SKEP情感分析预训练模型和基于TF-IDF算法的LDA主题模型,计算事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公众对疫苗政策的情感倾向,挖掘不同情感倾向阶段用户所关注的潜在主题和焦点,进而可视化公众对疫苗政策的认知过程。【结果/结论】公众的情感倾向呈现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的交替波动,潜伏期涉及7个主题,暴发期涉及6个主题并产生大量的信息和情感表达,蔓延期涉及6个主题,三个阶段的主题演化均体现了延续性和特色性特点;关注焦点主要包括疫苗的基础信息、疫苗接种政策的解读和落实、疫苗接种情况三个方面。【创新/局限】分析公众情感倾向时仅划分了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未来研究中将针对情感类型做进一步的细粒度分析。

    2023年08期 v.41;No.384 175-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9K]

综述

  • 中国国家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分析

    王秉;徐方廷;王渊洁;史志勇;

    【目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回顾我国国家安全研究进展,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国家安全相关论述,展望我国国家安全未来研究,有助于促进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研究。【方法/过程】运用CiteSpace与VOSviewer软件,绘制2001-2021年我国国家安全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并剖析文献的年代分布、作者机构、发文期刊和前沿热点等特征。【结果/结论】近二十年我国国家安全研究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但研究体系尚不完善,缺乏联系紧密的研究合作网络,研究的纵向深度不足,且前沿方向分散。根据文献回顾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国家安全相关论述,提出应从新时代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国家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国家安全情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以及安全六高时代的国家安全新思维、新理论与新方法等方面发力,推动未来我国国家安全研究。【创新/局限】本研究侧重于对我国国家安全研究的宏观分析,可为我国国家安全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微观层面的具体细化研究有待加强。

    2023年08期 v.41;No.384 184-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3K]
  • 中国国家安全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分析

    王秉;徐方廷;王渊洁;史志勇;

    【目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回顾我国国家安全研究进展,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国家安全相关论述,展望我国国家安全未来研究,有助于促进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研究。【方法/过程】运用CiteSpace与VOSviewer软件,绘制2001-2021年我国国家安全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并剖析文献的年代分布、作者机构、发文期刊和前沿热点等特征。【结果/结论】近二十年我国国家安全研究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但研究体系尚不完善,缺乏联系紧密的研究合作网络,研究的纵向深度不足,且前沿方向分散。根据文献回顾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国家安全相关论述,提出应从新时代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国家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国家安全情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研究,以及安全六高时代的国家安全新思维、新理论与新方法等方面发力,推动未来我国国家安全研究。【创新/局限】本研究侧重于对我国国家安全研究的宏观分析,可为我国国家安全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微观层面的具体细化研究有待加强。

    2023年08期 v.41;No.384 184-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