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桂锋;钱锦琳;张吉勇;
【目的/意义】对高校科研数据展开治理,是提升数据价值,优化决策能力,节约科研成本的有效途径,而实施治理行为的重点之一是构建高校科研数据治理模型,从而在理论上指导治理行为。【方法/过程】研究以协同治理理论辅以数据生命周期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在探明已有数据治理模型逻辑路线后,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对国内外高校人员就科研数据治理认知进行深度沟通,最终利用NVivo 11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质性分析,提炼模型构建要素。【结果/结论】据此分模块构建高校科研数据治理模型,拟为高校科研数据治理提供理论模型,同时也为提升高校科研数据治理服务水平提供借鉴。
2020年06期 v.38;No.346 17-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 王欣研;张向先;张莉曼;
【目的/意义】针对学术APP评论数据特征,挖掘用户评论语义关联关系,为平台运营者和开发者高效获取用户需求和关注点提供思路和指导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基于LDA主题模型和GloVe词向量模型构建学术APP用户在线评论主题语义关联研究框架,然后,采集超星移动图书馆APP在线评论作为样本数据,通过主题识别获取用户评论主题并基于词向量相似性得到主题语义关联,最后构建出语义关联主题图谱。【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文章提出的思路方法能够有效发现用户评论主题和主题间关联关系并得到主题关联图谱,从而为学术APP平台运营者完善平台功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0年06期 v.38;No.346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 卢艺丰;徐跃权;
【目的/意义】重构原有的信息链模型,使信息链模型能够重新揭示"互联网+"环境下数据、信息、知识、智慧(DIKW)等基础概念之间的新的关系。【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归纳法,在总结不同历史时期DIKW关系模型发展脉络后,归纳DIKW关系模型的发展规律,结合"互联网+"时代DIKW关系的变化,探讨信息链模型的重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重构方案:交互式信息链模型。【结果/结论】本研究提出了具有双向交互和跨越式转化的新特点、符合DIKW关系认知模型发展规律并且能够更好地描述当前DIKW新关系的新模型——交互式信息链,使理论与实际重新统一。
2020年06期 v.38;No.346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 马书琴;李卓异;
【目的/意义】本文在设计信息化与工业性融合体系的前提下,构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对中国31个省级单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耦合协调度计算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根据各省耦合协调度不同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耦合机制。【结果/结论】中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系统总体上处于中低耦合阶段,东部省份及直辖市的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西部省则相对较低。,工业化的科技含量与人力资源要素对信息化程度高度依赖,但经营效率却受信息化程度影响相对较小,居民生活水平和对外贸易对其提升有重要作用,据此,提出我国两化融合的提升路径。
2020年06期 v.38;No.346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 曹高辉;巩洪村;梅潇;
【目的/意义】用户头像是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自我呈现的重要标识,研究用户头像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变更行为特点,为社交媒体用户管理和维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1698条知乎问答数据,以头像更换为例探索性研究社交媒体的用户自我呈现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用户头像呈现变更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5个主范畴:个体特性归因、情感满足归因、社交归因、尊重归因、媒介归因。其中个体特性和情感满足归因是内部驱动性因素,社交和尊重归因是外部驱动性因素,媒介归因是中介因素。
2020年06期 v.38;No.346 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8K] - 金帅岐;李贺;沈旺;代旺;
【目的/意义】为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完善与优化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过程】以信息搜寻行为理论为指导,借助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三元交互模型,构建以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为维度的三元交互模型,以健康素养、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自我效能、情绪智力、信息检索能力、感觉迷失、健康焦虑这九个因素作为变量,应用结构方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健康素养、感知易用性、自我效能、感觉迷失会影响用户对健康信息搜寻的行为。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用户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结论和实证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研究结论对相关政府舆情研究部门、健康信息机构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2020年06期 v.38;No.346 53-6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0K] - 刘泾;
【目的/意义】新媒体时代,政务微信的产生和快速发展是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政务微信在强化民生服务、增进政民互动、网络舆情引导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方法/过程】从政务微信与政府治理的概念属性与内在关联出发,分析政务微信的功能价值及其在推进政府治理创新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结果/结论】以政务微信为载体,强化政府"智慧治理"新理念;打造"政民互动"政府治理新格局;构建"协同联动"政府治理新模式;完善法治化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2020年06期 v.38;No.346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 张瑞;董庆兴;
【目的/意义】知识流动模式能够动态反映知识形态在知识流动中发生的变化,体现学科系统中不同知识体系的发展规律,因此从科学文献角度出发研究知识流动模式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为例,设计一种组合方法,首先采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隐狄里克雷分布)主题模型进行领域内文献的主题聚类,然后提取引用和被引用数据构成主题知识流入、流出特征,并作为HMM(Hidden Markov Model,隐马尔可夫模型)训练模型的观测值序列,识别不同的隐藏状态,进一步对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评估,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将隐藏状态序列与知识流动模式一一对应,揭示图书情报学领域存在不同知识流动模式的差异性。【结果/结论】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知识流动模式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领域内部主题研究的演变历程,为理解和认识科学发展趋势具有一定价值。
2020年06期 v.38;No.346 6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武慧娟;尚冰琦;孙鸿飞;刘姝含;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带动了新媒体行业的繁荣和发展,同时催生了以便捷、快速为特征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微阅读。通过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微阅读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既丰富了微阅读用户行为领域研究的相关理论,又对微阅读平台维持乃至提升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方法/过程】首先,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24名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然后,运用扎根理论对原始资料进行深入分析,提取出微阅读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最后,对微阅读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进行阐述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最终得出7个主范畴:平台客观因素、感知有用性、满意度、个体情感因素、社交因素、情境因素以及持续使用意愿,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的理论模型。
2020年06期 v.38;No.346 76-82+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 郭小芳;王克平;沈莹;宋京坤;车尧;
【目的/意义】与成熟企业相比,新创企业在竞争情报预警工作方面仍有很多不足,大数据的发展为新创企业竞争情报预警带来了机遇,新创企业如何利用大数据相关理论方法开展竞争情报预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方法/过程】介绍了新创企业和大数据的相关内容,总结了大数据环境下新创企业竞争情报预警的特点和风险,并构建了新创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模型。【结果/结论】为新创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提供相应的借鉴。
2020年06期 v.38;No.346 83-89+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1K] - 宁德鹏;周红磊;任亮;
【目的/意义】应用知识进化的视角剖析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本身的创新演化规律,挖掘新知识的创新演化逻辑。【方法/过程】融合知识遗传及知识变异的作用机制,详述知识进化的网络演变连接机理,结构特征,以"花粉俱乐部"社区为案例,应用Ucinet构建知识进化的网络图谱。【结果/结论】知识进化是用户间知识协同交互的作用过程,同时知识进化是在遗传作用力以及变异作用力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创新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创意的过程。
2020年06期 v.38;No.346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8K]
- 王珅;曹锦丹;冯佳;
【目的/意义】系统分析了2009-2018年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学科分布、高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以及突发词,全面呈现了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热点演化路径。【方法/过程】运用Citespace V知识图谱软件对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出的2137篇信息行为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学科分布分析,发现图书情报学学科在信息行为研究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对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可以发现,信息搜寻行为在整个信息的生命周期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健康信息行为目前是信息行为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话题",微博""社会化媒体""互联网使用"等研究主题则是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前沿性话题。
2020年06期 v.38;No.346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 郭宝盛;季红颖;
【目的/意义】通过对重大疫情中的网络舆情危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提升我国应对重大疫情危机、构建清爽的网络空间、维护社会稳定找到出发点和着力点。【方法/过程】通过构建网络舆情传导链和网络舆情危机演变结构,阐述了重大疫情应对中的网络舆情危机演变的各个阶段形成及运行机理,在梳理其特殊表征和对典型案例回顾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治理重大疫情网络舆情危机的主要策略。【结果/结论】要从强化政府公信力度、加强网络媒体管控、引导网民文明用网、防范危机叠加风险、消解国际舆情压力五个方面进行有效治理。
2020年06期 v.38;No.346 103-109+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 李旭晖;曾逸权;刘洋;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多粒度时间数据建模方法,用以支持面向自然语言语义、以事件为核心的时间信息的管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过程】对时间粒度、粒度空间、时刻域、时间定位等概念进行定义,以此为基础设计时间数据模型。【结果/结论】提出了图结构多粒度时间数据模型TGM(Time-Granular-Model),进一步提出了TGM上的计算表示方法,以及基于TGM的语义时间描述方法。与传统时间数据模型相比,TGM可以较好地表示自然语言时间信息的语义特征,并处理各类时刻与时间颗粒的对应以及它们的时序关系。
2020年06期 v.38;No.346 11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 陈文珺;杨佳佳;
【目的/意义】基于迁移学习理论,提取多领域间共享知识模型,并进行有效的领域适应,提升目标领域推荐性能。【方法/过程】充分利用领域中的用户-物品评分矩阵,分别对多领域用户和物品进行潜在特征提取,并将用户-物品特征向量分别进行特征聚类;同时对多领域特征矩阵进行领域适应融合,得到共享知识模型;最后再运用迁移学习理论与方法,将收敛的共享知识模型从源领域迁移至目标领域,提高目标领域推荐性能。【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首先,多领域信息融合较于单领域推荐有着更好的推荐性能;其次,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共享知识迁移学习的跨领域推荐模型在推荐效果上要优于当前业界已有的其它跨领域推荐算法。
2020年06期 v.38;No.346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0K] - 王玉英;李岩;李念峰;
【目的/意义】基于大数据背景,探讨建构一种既适合网络空间安全自身发展需要又与大数据相匹配的培养机制,对解决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结构失衡、培养目标相似度过高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关注的是如何使"大数据"所具有的优势在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生培养中得到充分发挥,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大数据理念嵌入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过程,通过数据源、数据信息平台、数据宿和管理部门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信息流动系统。【结果/结论】将"数据"植入培养过程,从培养理念、过程、方式、数据安全管理等层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2020年06期 v.38;No.346 13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3K] - 康英;
【目的/意义】为识别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升微信公众号阅读推广效果。【方法/过程】首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元人种志对原始研究进行综合集成形成影响因素集,然后通过DEMATEL方法分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识别关键影响因素。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优化对策和建议。【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推广主体维度的形象与权威性、馆员素养与能力、推广支持、服务意识;用户维度的用户需求与期望、关注用户数量、用户活跃度;微信媒介平台的即时交互、功能设计;推广设计维度的推广营销策略、媒介推广宣传、先进技术应用为关键影响因素。
2020年06期 v.38;No.346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 岳丽欣;刘自强;许海云;
【目的/意义】基于文献数据的领域知识图谱构建有助于探测某学科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发展方向,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情报工作,对于研究人员、企业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方法/过程】提出基于交互式可视化技术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基于经典LDA模型进行主题识别,然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领域主题网络识别关键主题词;最后,基于JS(D3工具)绘制可交互的关键主题词关联与检索知识图谱,发现关键主题词的隐含联系,辅助进行领域知识挖掘与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对我国医疗健康信息领域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020年06期 v.38;No.346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 刘云枫;孙平;葛志远;
【目的/意义】异构信息网络推荐能充分展示推荐系统中各个对象之间的复杂互动关联,有助于挖掘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和规律,为个性化推荐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信息集成框架。【方法/过程】在对异构信息网络及其相关概念进行明晰的基础上,借助Histcite工具,分析并展示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9-2017年异构信息网络推荐及其相关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进展及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结论】异构信息网络推荐研究主要分为异构信息网络相关的初步研究、基于元路径的HIN相关研究以及异构信息网络推荐的深入研究这三个阶段;HIN推荐研究已在算法探索及应用方面取得很多成果,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2020年06期 v.38;No.346 151-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9K] - 陈星霖;
【目的/意义】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研究在国内研究热潮的迅速高涨,吸引了多位来自计算机视觉领域学者产出丰硕的成果,知识图谱能直观地揭示该领域的研究概况与前沿。【方法/过程】利用CiteSpace分析软件,以中国知网引文索引(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搜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研究相关文献数据。从时空分布、机构与作者分布、关键词频度共现、研究趋势变化时序图谱等方面,绘制知识图谱,梳理研究脉络,揭示国内基于深度学习对目标跟踪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结果/结论】以客观数据和图谱为依据,对基于深度学习对目标跟踪的研究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提出相关建议,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2020年06期 v.38;No.346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