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晓峰;崔露方;赵柳榕;李宇航;
【目的/意义】在推动微政务信息公开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结合主体理性与非理性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激励一直是本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方法/过程】本文考虑相关主体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基于菜单式收益共享契约,构建了不同激励结构下的群体激励模型,并引入公平偏好,研究了公平偏好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不具有公平偏好的情况下,通过菜单式的收益共享契约,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微政务信息公开质量以及上级政府收益;不具有公平偏好的激励结构并不适用于具有公平偏好的激励过程;下级政府的公平偏好会对上级政府收益产生负面影响;忽视激励结构中各激励因素的协同作用,仅对单一激励因素进行调整,难以达到较好的激励效果。
2018年05期 v.36;No.321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 杨晓刚;姜毅;潘旭伟;王伟军;
【目的/意义】很多科研用户已经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来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活动,但这些平台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方法/过程】论文利用知识管理理论分析了知识交流与共享平台的作用,讨论了SECI模型和这些平台的关系,分析了社会化媒体环境下这些平台的特征。【结果/结论】从知识协同过程管理和协同结果管理两个维度对知识交流与共享平台进行了分类,从各平台支持的资源类型、资源访问机制、资源管理机制、社会化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讨论了一个科研组织的应用案例,给出了不同场景下的使用建议和总结。
2018年05期 v.36;No.321 24-2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 潘雪;陈雅;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对泛在网络背景下图书馆智慧服务服务模式创新以及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对目前智慧服务在图书馆领域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给出了国内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特点。在此基础上基于泛在网络的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阐述了其内涵。【结果/结论】本文从用户模块、服务模块、资源模块三个模块对于泛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进行构建,图书馆在提供智慧服务时应该智慧化感知用户信息需求、智慧化提供特色信息服务、智慧化信息资源存贮整合。
2018年05期 v.36;No.321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 闫闵;过仕明;
【目的/意义】"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数字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受到冲击,图书馆资源优势难以显现,文章力图构建能够吸引读者、引领读者、符合校园环境、实践性强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方法/过程】文章以高校数字图书馆为主体,分析"互联网+"环境下,传统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的阻碍以及高校读者行为偏好总体特点,研究创新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从整体模型框架和运作流程两方面详细构建。【结果/结论】建立创新高校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需要优化传统服务模式。建议优化服务内容、完善移动终端、建立部门对接系统、转变服务意识、合理设置人员岗位。
2018年05期 v.36;No.321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 郑荣;阿热依古丽;
【目的/意义】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实现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的永久保存目标,还可以有效地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献,对完善新疆地区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取实地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对新疆地区13所本科高校图书馆的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数字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各个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的实际情况统计调查,在分析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数字化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结论】本文认为,通过加强数字化建设的基础技术,人才培养,扩大投资力度,建设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等方面来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的数字化建设效率。
2018年05期 v.36;No.321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 王海艳;邵玺文;邵喜武;
【目的/意义】探讨如何通过信息传播提升高校认可度和美誉度,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方法/过程】通过理论研究法,在界定高校信息传播内涵及其功能的基础上,建立高校信息传播生态链,分析影响高校信息传播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对策思路。【结果/结论】作为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实现多主体参与、协商共治的现代化治理体系,高校必须保障公众对高校信息的知情权,建立学校、社会、市场三方信息联动机制以及形成完善的高校竞争情报系统是高校信息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打造高校名人、名师、名校长、品牌学科专业,使其成为高校信息传播的名片,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018年05期 v.36;No.321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 刘国斌;马嘉爽;
【目的/意义】为新时代商贸流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信息化平台,促进城乡区域协调,提升城镇发展质量。【方法/过程】在文献回顾基础上,阐述商贸流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信息化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及作用机制。基于此,构建商贸流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商贸流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信息化平台构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是建设智慧城乡,优化城乡产业结构的重中之重。
2018年05期 v.36;No.321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张丽;朱侯;万芳彬;叶碧云;赵琴琴;
【目的/意义】为研究舆论事件反转的机理,本文提出了考虑信息和组织氛围影响的群体观点演化模型,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网络舆论反转现象进行仿真模拟。【方法/过程】以经典Hegselmann-Krause模型为基础,建立信息和组织氛围影响的可计算模型并嵌入到网络社会舆论的演化过程中,运用MATLAB编程实现仿真实验再现"女大学生踹女童"事件,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信息是影响网络舆论反转的关键因素,反转信息往往是导致网络舆论反向演化的驱动力;控制信息披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舆论的演化方向;信息敏感度和组织归属感是影响网络舆论偏向性程度的重要因素。
2018年05期 v.36;No.321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 代宝;邓艾雯;
【目的/意义】系统揭示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和转移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过程】对国内外关于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和转移行为的35篇实证研究文献,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模型所包含的变量两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不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可分为用户的认知性因素、情感体验性因素和态度性因素,以及技术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影响社交媒体用户转移意愿的因素可分为推力因素、拉力因素和锚泊因素三类。
2018年05期 v.36;No.321 64-7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 张发明;王伟明;
【目的/意义】针对学术期刊多属性综合评价中指标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DEMATEL和Choquet积分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应用DEMATEL方法对学术期刊指标间相互影响关系予以分析,由此确定各指标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然后,在考虑指标间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测度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建模;最后,利用Choquet积分计算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值并排序。【结果/结论】以图书情报类期刊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考虑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关系,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
2018年05期 v.36;No.321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魏莹;刘冠;李锋;
【目的/意义】研究知识扩散路径和知识扩散网络中节点的特征,从而服务于知识扩散的模型研究。【方法/过程】通过对流行的中文知识分享平台-"知乎"网络上一次典型的知识扩散进行回溯,建立参与知识扩散的节点的知识扩散网络和节点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通过对节点历史行为和网络位置属性的交叉分类,分析整个知识扩散网络中节点的统计特征。并且,对社会关系网络中一个节点的所有相邻节点进行K-Means聚类,分析这些相邻节点的特征。【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发现了知识扩散过程中,节点较强的聚类特性。更重要的是,父节点在知识扩散网络中的子节点同时具有较强的聚类特征,并与父节点具有较强的相似性。这些通过交叉分析挖掘得到的数据特征和结论,能够为知识扩散模型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2018年05期 v.36;No.321 76-8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8K] - 周伟;谭振江;朱冰;
【目的/意义】近几年,如何提高智能搜索引擎在个性化方面的精准服务一直是搜索引擎的研究热点。【方法/过程】本文在智能搜索引擎中引入差分进化算法,并结合了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技术。【结果/结论】经过实践验证表明,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大数据智能搜索引擎,在检索时间、检全率和检准率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而且能够有效实现个性化精准搜索。
2018年05期 v.36;No.321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 李莉;
【目的/意义】文章将智能代理Agent技术引入高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中,通过建立基于多Agent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模型,以期改善高校图书馆用户获取信息资源准确度低的现状。【方法/过程】文章首先阐述了现如今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面临的问题,然后对高校图书馆用户群信息需求加以分析,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总体结构和检索模型的设计原理,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基于多Agent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检索模型。【结果/结论】此检索模型在提高数字图书馆智能化、查询精确化、服务人性化及提高用户满意度等方面是很有意义的。
2018年05期 v.36;No.321 90-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 毕德强;黄世晴;董颖;吴志民;
【目的/意义】由于h指数没有考虑论文合作者的数量,为了提升h指数,会导致名义署名和团队合作规模越来越大的可能。【方法/过程】Hirsch提出:h-bar指数旨在鼓励给独立创作的研究人员加分,同时支持一定的团队合作。该指数与以往根据作者署名区分贡献的h指数改进研究视角不同,h-bar重点考虑以下三种情况的论文纳入h-bar核:(1)独立署名成果;(2)论文被引次数大于h-bar但对其他合著者的h核没有贡献的论文;(3)与其合作论文的其他作者h指数小于其h指数。【结果/结论】本文通过对物理学领域具有合作关系的8位研究人员的h指数和h-bar指数的计算和比较,h-bar虽然能提升h指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但是在推广和计算难易度方面仍存在障碍。
2018年05期 v.36;No.321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 苏明辉;
【目的/意义】本文选取东北地区图书馆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这些图书馆之间的"关注"关系建立社会网络结构。【方法/过程】在对东北地区图书馆微博关注情况矩阵分析的基础上从社群图、网络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等角度,结合UCINET软件,对我国东北地区图书馆微博网络建设情况进行了剖析。【结果/结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总结东北地区图书馆微博建设现状并提出建设意见。
2018年05期 v.36;No.321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4K] - 庞建刚;吴佳玲;
【目的/意义】采用参数模型研究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的技术效率,为正确评价虚拟学术社区在知识交流中的地位及促进知识的转化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在已有研究中,大多是采用非参数形式进行效率测度,本文采用参数形式SFA方法测算"经管之家"经济学论坛三区的知识交流效率,并运用非参数核估计对知识交流技术效率进行动态演化。【结果/结论】"经管之家"经济学论坛三区6个版块整体知识交流效率较高,但呈现出效率递减趋势;知识交流效率较高的版块发展态势不如知识交流效率较低的版块;最后从论坛管理者角度提出改善知识交流现状和促进知识创新的意见。
2018年05期 v.36;No.321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 于长钺;王长峰;庄文英;付伟;
【目的/意义】本文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拟构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基于动态演化视角,以29个省(市、区)为样本,综合考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性、高新技术特性和渗透性,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结果/结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整体呈不断上升态势,并存在明显不平衡性,应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
2018年05期 v.36;No.321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6K] - 武慧娟;孙鸿飞;
【目的/意义】通过对个性化信息推荐中的用户认知、情境感知以及自适应等问题展开研究,进一步丰富个性化信息推荐的理论体系以及拓展个性化信息推荐的研究方法。【方法/过程】在对个性化信息推荐的概念和方法以及个性化信息自适应推荐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阐述认知计算的提出和发展及其基本观点,然后对情境感知的定义以及关键特征识别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基于认知计算与情境感知的个性化信息自适应推荐模式及其框架,并针对其内涵展开深入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借鉴认知计算与情境感知的基本观点和技术方法,重点研究认知计算与情境感知的融合、认知计算与情境感知融合下的用户偏好的提取、个性化信息自适应推荐模式3个方面内容,并最终构建基于认知计算和情境感知的个性化信息自适应推荐模式框架。
2018年05期 v.36;No.321 114-11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 兰月新;夏一雪;刘冰月;
【目的/意义】网络谣言与突发事件相伴而生,已经成为突发事件的"次生灾害",如何治理网络谣言成为网络社会治理的难题,本文面向突发事件研究网络谣言传播主体演化模型,为政府治理网络谣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定性分析面向突发事件的网络谣言传播机理,通过定义网络谣言传播主体,构建网络谣言传播主体演化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网络谣言传播主体规模、传播主体之间演化关系以及政府辟谣程度等问题。【结论/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仿真分析得出政府治理网络谣言的具体措施,并将其归类得出"无事先防,事初防变,事过防复"的治理策略,最后针对模型拓展问题和面向突发事件的网络谣言传播主体规模预测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2018年05期 v.36;No.321 11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 王春;沈颂东;刘丹;姚舜;
【目的/意义】服务经济背景下,信息产业服务化趋势显著,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显著。考察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探析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点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构建STVAR模型并计算脉冲响应函数,对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表明,信息服务业、第三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信息服务业对GDP具有正向拉动作用,但第三产业对GDP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2018年05期 v.36;No.321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 汪兵;段尧清;周鹏;
【目的/意义】在线学习情境下包含师生两类节点的关系网络,是在线学习信息传播区别于传统同质节点社会网络的重要特征。构建这类结构复杂的关系网络,并深入研究其信息传播规律,对社交行为及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对在线学习交互数据的统计,通过理论分析和网络统计构建了师生交互关系网络模型,并用该模型拟合真实的高校在线学习交互模型。【结果/结论】通过模拟师生交互关系网络模型的信息传播发现,在在线学习交互关系网络中,信息的传播速度与网络规模、信息的发布者并没有显著关联,而与教师在社会网络中的传播者转移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2018年05期 v.36;No.321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0K] - 霍亮;
【目的/意义】为探究高校学生百度学术采纳行为,文章以科技接受模型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过程】针对河北大学在校学生进行网络问卷与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512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 22.0及AMOS 21.0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百度学术采纳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感知有用性,其后依次为忠诚度、个人创新精神、主观规范、感知易用性。另外,资料广泛性是最主要的间接影响因素。
2018年05期 v.36;No.321 137-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 高海涛;徐恺英;张琦;
【目的/意义】通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微博舆情,既可以使该方法在微博舆情研究中能够更好地被应用,又能通过对微博舆情监管策略的提出达到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的目的。【方法/过程】以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新浪微博"笑脸墙迎新生"为研究话题,以社会网络分析法为研究工具,通过对采集的有效数据分析,研究微博舆情传播特征、过程、规律,并以研究结论为依据提出具体监管策略。【结果/结论】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微博舆情传播研究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拓展了微博舆情研究的新视角,提出了网络舆情传播监管策略。
2018年05期 v.36;No.321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 王瑜超;孙永强;
【目的/意义】本研究从网站服务、网站互惠规范和用户信任角度,构建了虚拟健康社区用户健康信息自我披露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方法/过程】以使用过医疗健康网站的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264个有效样本。基于样本数据,我们运用SPSS20.0和AMOS21.0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方法对本研究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第一,除了考虑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影响之外,信任会降低感知风险也应该得到重视。第二,我们提出在线医疗平台中建立起来的互惠规范附带具有强迫性,这会导致用户感知风险上升,而基于自愿条件下的互惠规范能够增强用户信任。第三,我们认为服务质量能够增强用户感知收益的同时,也能较好的消除个性化服务所带来的感知风险。
2018年05期 v.36;No.321 149-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 陈远方;李贺;彭丽徽;侯力铁;
【目的/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图书馆数据服务的研究现状、知识结构、主要特点及数据馆员能力,希望对现阶段国内数据服务理论研究和数据馆员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通过800篇国内外文献,进行了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解析了数据服务研究重点、主题分布和知识结构等内容。【结果/结论】挖掘出图书馆数据服务5个方面的特点:(1)大数据是数据服务产生的时代特征;(2)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是数据服务的表现特征;(3)"元服务"是数据服务的内容特征;(4)信息颗粒度细化是数据服务的客体特征;跨(5)界融合型人才是数据服务的主体特征。
2018年05期 v.36;No.321 158-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