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广伟;顾日红;
从西方公共参与的内涵入手,讨论了我国电子参与的相关理论与应用问题。首先,根据参与程度的不同讨论了电子参与的方式与电子参与的决策模式。进一步,针对参与程度与范围的界定问题、保证公共参与代表性与效率平衡的问题,深入探讨了电子参与决策模式的选择方法。
2013年05期 v.31;No.261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 陈劲;盛小平;
为了整合竞争情报与营销业务流程,在分析了竞争情报与营销业务流程整合的意义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设计出竞争情报与营销业务流程的整合模型,剖析了模型的作用机制。
2013年05期 v.31;No.261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 刘高勇;汪会玲;胡吉明;
用户信息需求的综合化和信息资源分布的日益分散促使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开放整合发展。武汉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放式整合平台具有支持环境层、信息资源层、信息服务层3层运行机制和基于资源导航的信息资源整合、基于集成检索的信息资源整合、基于SFX的资源与服务整合3种整合模式,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放整合具有指导意义。
2013年05期 v.31;No.261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 胡潜;赵杨;严炜炜;
现代城市圈的信息知识经济、技术与信息化的融合,这意味着基于信息化的城市圈建设要求进行信息服务的跨系统、地域和部门的整合。以发展需求为导向,本文探讨了城市圈的信息共享的平台协同构架,综合武汉城市圈实证,提出了协同构架下的共享服务推进策略。
2013年05期 v.31;No.261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 张秋彦;
科学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如何共享科学数据,介绍了数据监护这个新的研究领域。通过查阅文献和对高校科研人员进行调查得出数据监护有利于促进科学研究,特别是中小型科学研究。从数据监护的实施部门、参与人员和相关政策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推进数据监护在国内的发展。
2013年05期 v.31;No.261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 王欢喜;
在梳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评价决策者、组织者、专家、监督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服务对象等利益相关者在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根据绩效评价流程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政府信息公开绩效评价模式,最后从观念、实施途径、监督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为该模式的实施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013年05期 v.31;No.261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盛宇;
随着微博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微博信息质量的评价刻不容缓。本文从信息内容出发,建立个人微博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个人领域词表和文本挖掘方法,以新浪微博抽样数据为例,对信息质量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为微博信息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途径,文章最后总结了测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
2013年05期 v.31;No.261 51-5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 叶莎莎;朱小梅;
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期刊的矩阵效应与期刊用户行为模式的特征,由最小努力原则引入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从互动性、实用性和便捷性等方面对比了在线文档分享平台和传统期刊数据库平台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借鉴在线文档分享平台的互动性,构建了基于用户的期刊资源互动服务模型及平台。
2013年05期 v.31;No.261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 姚乐;赖茂生;
针对目前信息资源管理中大量重复建设、信息孤岛和投资浪费等问题,分析了如何利用体系架构方法论进行信息资源管理。对国际上几个主要的体系架构框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体系架构的IRM模型,即"EA-IRM模型"。作者还结合美国联邦政府应用FEA的案例分析了利用体系架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成果指导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
2013年05期 v.31;No.261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 黄翠玉;
目前的文本分类还是以人工分类为主,为了减少人工分类的不确定性和分类错误,将径向基函数(RBF)算法引入文本自动分类系统,实现文本的自动分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RBF构造的分类器在文本自动分类中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其测试平均值(F1)比BP、kNN分类器的F1值都要高。
2013年05期 v.31;No.261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 许翠花;
学术界对于h指数的研究已有五个年头了,研究态势从如火如荼到方兴未艾,然而,在大量而广泛的印证、应用、修正和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因以其"概念"认识事物本质属性为视角的研究鲜有涉及,故本文将另辟蹊径,以新的视角——h指数的概念为着眼点,解读其评价效果。
2013年05期 v.31;No.261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郑伟青;
语义检索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面临用户查询意图获取困难、语义分析能力和语义扩展能力较差、单本体覆盖范围小、概念语义不丰富、自动化程度和可视化功能低等问题。针对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本体集成的自动语义检索及可视化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率,而且可以很好地满足新一代语义Web环境下用户精准检索及可视化检索的需求。
2013年05期 v.31;No.261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陈凌;谢映萍;
通过对澳大利亚教育资源网站(EdNA Online)和上海教育资源库分类体系的比较分析,提出上海教育资源库分类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学习资源的特点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改进上海资源分类库的具体建议,旨在为优化我国教育资源网站的分类体系尽绵薄之力。
2013年05期 v.31;No.261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 蔡荣啸;陈刚;
由于目前各种学科知识体系庞大,当研究者从一种学科转向另一种学科的时候,往往很难准确了解此学科的研究情况或者了解的研究情况有所偏差。本文以数据挖掘中的Apriori关联分析、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和认知心理学的ACT-R模型为理论背景,设计一套能够自动生成学科内关键词之间关系网络的应用系统,以推动研究者能够方便地跨学科研究。
2013年05期 v.31;No.261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7K] - 裴一蕾;薛万欣;赵宗;陶秋燕;
搜索引擎的评价是搜索引擎发展的依据,也是用户选择搜索引擎的依据。本文从用户体验视角评价搜索引擎,建立基于用户体验的搜索引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了基于用户体验的搜索引擎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搜索引擎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2013年05期 v.31;No.261 94-9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 虞飞华;
大学的网络影响力已经成为一个大学实力与办学水平的显著标志,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机构、学者对大学网络影响力构建了多个评价指标。利用国内外主流搜索引擎对中国十所一流大学进行数据采集,在不同的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中,分别进行了数据对比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评价指标中,采用合理的单个搜索或多个搜索引擎组合,可以得到更加公正的中国大学网络影响力排名。
2013年05期 v.31;No.261 98-103+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陈秀娟;杜桂敏;
选取中外情报学期刊学术论文英文摘要100篇,对比分析其语体特点。发现二者在词汇密度、名词化程度和动词非限定形式的使用频率上较接近,中刊篇幅显著短于外刊,表明中刊在语言使用的简洁性方面与外刊接近,二者信息量的差异主要源自篇幅长度,中刊作者身份突显度低于外刊。建议中刊作者要提供足够信息并及时掌握学术语体特点变化,遵循国际学术论文写作规约。
2013年05期 v.31;No.261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李琳;李宁;王星;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必将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已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分别以区域信息化和区域工业化建设为研究内容,以山东省为例,利用变权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深入挖掘两化融合的程度与水平,从而为区域管理决策者提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双赢的措施与建议。
2013年05期 v.31;No.261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 卢新元;周茜;高沛然;王伟军;
IT外包双方的知识转移对于外包成功、知识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知识转移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系统性风险。分析了IT外包中知识转移激励机制与知识联盟的特点,阐述了激励机制和知识联盟对规避IT外包知识转移风险的可行性,最后构建了激励机制与知识联盟的风险规避模型,对IT外包知识转移风险进行规避。
2013年05期 v.31;No.261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韩明华;
针对集群知识转移中的知识源主体,对知识源转移能力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基于产业集群及知识转移过程复杂性的特点,采用元胞自动机方法构建产业集群知识源企业转移能力作用的CA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对集群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源转移能力的作用机制进行讨论。
2013年05期 v.31;No.261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 汪江桦;冷伏海;
新兴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对其进行准确评估变得非常困难。利用粗糙集理论在处理不确定问题方面的优良特性,研究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新兴技术未来产业影响力评估模型,为政府、企业以及投资者在新兴技术的产业布局和投资计划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2013年05期 v.31;No.261 123-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 苏婉;毕新华;王磊;
基于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提出了物联网的用户接受模型,指出了感知风险、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等因素对用户使用意图的影响,并选取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作为调节变量。通过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设计了相应的观测变量,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做好了准备。
2013年05期 v.31;No.261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 代德伟;赵达薇;魏玲;
从自然语言和非自然语言特性的描述入手,分析了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对图形化语言的需求,阐述了图形化语言的优势和应用条件,首次提出了图形化语言CR模型图概念,即"概念—联系"模型图。重点对CR模型图进行了构建,设计构建了一套图形语言,并以信息管理为实例进行了应用。
2013年05期 v.31;No.261 133-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 刘以研;王胜今;
通过系统分析,发现移动金融服务存在机动灵活、操作便捷以及安全可靠等特征,提出信息技术的变革、客户需求的变革和市场竞争及金融机构商业模式的变革是形成移动金融产业链的驱动因素,并基于此构建出移动金融产业链模型。
2013年05期 v.31;No.261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冀鸿;霍明奎;
知识共享活动是高校教师团队进步和的创新主要推动力量。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教师团队的知识共享过程进行模型分析,对影响知识共享效果的知识总量差距、激励系数、风险系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促进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策略。
2013年05期 v.31;No.261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 张万敏;刘芳华;
首先讨论何为国际虚拟学术社区,继而分析国际虚拟学术社区的信息交流及信息翻译模型,提出如何消除学术信息交流的障碍,即如何翻译,是国际虚拟学术社区发展中亟待突破的瓶颈。
2013年05期 v.31;No.261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