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节旺;林浩炜;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大数据环境对组织知识创新生态发展的影响,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知识创新、知识生态系统建设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要。【方法/过程】本文根据生态学理论,分析了知识生态系统和大数据生态系统的基本研究内容,为研究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创新生态提供基本参考。【结果/结论】提出了大数据知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列举了系统构成要素;分析了嵌入大数据文化的知识生态系统所具备的新特征;基于大数据、知识生态系统论和知识生态系统模型构建了该系统的理论模型,进行运行演化机理的研究。【创新/局限】从生态学角度将大数据资源和技术环境融入知识管理研究。
2022年04期 v.40;No.368 18-25+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 牟冬梅;杨鑫禹;李茵;邵琦;王颖;彭浩;王萍;
【目的/意义】从理论层面探究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深化医疗数据应用,拓宽情报学的问题域,为跨学科情报学理论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方法/过程】通过对数据驱动决策相关研究的回顾,在新技术环境下信息链理论、BASM模型等相关理论指导下,深入分析数据到决策的驱动路径,突出医院管理场景下的决策特征,构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最后以J医院的日间手术管理实践为案例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结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以驱动要素、需求要素和支持要素为结构基础,协同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驱动的医院管理决策制定过程,实现面向医院管理的决策支持功能。【创新/局限】提出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融合了数据和决策的处理过程,并提出了支持要素。
2022年04期 v.40;No.368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2K] - 毛云莹;陆伟;
【目的/意义】立足专利技术和产业融合视角,探索益于二者协同的发展模式,促进互联机制下的知识产权良性生态建设。【方法/过程】首先,结合专利的技术分解和产业分类,将IPC及对应技术和产业类别进行关联映射,其次,借助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有关方法,实现面向特定领域,发现专利数据集潜藏的技术向和产业向关联类型及关联模式,识别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基于此,构建相应的双向分析框架。【结果/结论】以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为例,分别围绕数据关系层、方法路径层,实证了上述分析框架对于指导专利技术和产业正反向双边分析的可行性。【创新/局限】为推动技术应用为目标的产业创新与转化及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研发与布局,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可从自动化程度或产业链深度等方面,强化该框架的相关研究及应用。
2022年04期 v.40;No.368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 陈晓玲;张世彤;王晰巍;全志薇;
【目的/意义】对算力国际专利研发态势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算力国际合作和发展模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PC-Value和像素点的密度函数,构建算力专利分析主题图谱过程模型。以2011-2020年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对算力的申请趋势、国民经济行业、国家、机构、研究热点和主题演化进行了多维度的专利分析和文本挖掘。【结果/结论】算力主题目前处于成长期,研发侧重于计算机系统的电数字数据处理和数字信息的传输等技术;中国、美国、日本为主要研发国家,美国的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和亚马逊科技资源有限公司、中国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为重点研究机构;服务器、计算机是重点研究对象,控制器、处理器、传感器主题词为新兴关注热点。建议我国算力技术采用学科交叉融通、产学研一体化、多样性协同化的国际合作发展模式。【创新/局限】对国际算力专利信息进行主题图构建和数据分析,提出我国其发展对策建议。
2022年04期 v.40;No.368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 吴凤君;顾鸿鹄;
【目的/意义】构建面向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框架,探求以数据驱动为中心的专利精准服务模式,帮助高校图书馆从更系统的角度来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方法/过程】结合现有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专利服务内容,借助数据驱动的动力理念,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出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体系框架模型。【结果/结论】构建三种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模式,强化数据驱动在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为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创新/局限】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高校科研团队、高校图书馆、企业等积极参与探讨。
2022年04期 v.40;No.368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 刘懿;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图书馆逐渐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社区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因素问题。【方法/过程】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使用和满足理论(U&G)的模型来解释用户满足和用户参与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在线调查和验证性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结合调查和数据分析,本文验证了相关的研究假设。【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享乐满足、技术满足、实用满足和社会满足对用户参与均有显著影响。【创新/局限】研究发现用户参与已经成为移动图书馆用户社区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用户通过移动图书馆构建虚拟用户社区融入该群体的社会服务。研究通过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因素的分析为移动图书馆用户社区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及理论支撑。
2022年04期 v.40;No.368 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5K] - 于旭;项亚男;
【目的/意义】现有研究关注在稳定政策环境下,科技智库知识服务能力的核心要素和运行机制,而随着政策环境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科技智库需要提升动态知识服务能力以满足多样化和异质性的政策咨询需求。【方法/过程】基于科技智库理论研究和运营实践,明晰科技智库内涵和特征,结合动态能力理论构建科技智库动态知识服务能力体系。【结果/结论】基于科技智库运作流程将动态知识服务能力体系核心要素划分为环境扫描能力、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成果传播能力,并围绕组织结构、人员技能和沟通机制三方面提出动态知识服务能力体系微观基础。【创新/局限】本文创新性提出科技智库动态知识服务能力,并围绕构成要素和微观基础构建动态知识服务能力体系,跨领域对比分析和大样本实证检验是进一步研究方向。
2022年04期 v.40;No.368 64-7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9K]
- 翟羽佳;田静文;赵玥;
【目的/意义】从海量论文元数据中抽取算法术语并构建它们之间的创新演化关系,有利于对算法的有效管理和运用,以帮助科研工作者提升研究效率、采纳前沿成果。【方法/过程】首先,以GAN算法论文摘要为语料,通过人工标注与规则抽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算法术语标注,并利用BERT-BiLSTM-CRF模型实现算法术语的自动抽取。然后,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LDA算法论文的被引文献元数据中抽取算法术语,依据规则判断和引文关系,从被引内容中抽取LDA算法的创新演化路径并构建。【结果/结论】以GAN论文为实例的算法术语实验中,精确率、召回率与F1分数分别达到了0.81、0.63与0.71,并应用关系抽取方法成功构建了LDA算法的创新演化路径,该方法可以有效推动算法进化网络构建和算法检索与追踪等方面的工作,丰富创新扩散理论的相关研究。【创新/局限】拓展了命名实体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为计算机算法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后续可优化创新演化路径的构建方法。
2022年04期 v.40;No.368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 胡峰;
【目的/意义】应急情报是公共危机决策的保障,但是其在赋能风险治理的过程中却可能孳生各类情报风险湍流。全方位感知公共卫生应急情报风险是发挥应急情报风险治理功能的前提。【方法/过程】构建基于循证的公共卫生应急情报风险三维感知框架,从公共价值、科学证据、主体智慧三个维度对公共卫生应急情报风险进行广谱系、全景式透视。【结果/结论】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结合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演化周期,运用三维感知框架对每一维度子系统引发的应急情报模块化风险进行识别,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场域中互相影响、缠绕的“风险湍流”的“问题清单”。【创新/局限】引入循证理念,构建全流程的应急情报风险三维感知框架,通过公共卫生应急情报风险识别,最大程度地发挥“风险情报”资源束和策略集功能。本文只是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个案分析,未来,可进行应急情报风险测量及治理研究。
2022年04期 v.40;No.368 7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 胡泽文;任萍;周西姬;
【目的/意义】为推动潜在“精品”文献识别及其在科技文献识别与传播利用领域中的应用。【方法/过程】以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和Nature期刊出版的论文及其引用分布数据为样本,统计出全部论文的首次响应时间、摘要长度,总被引频次、资金资助、论文篇幅等特征,构建“精品”论文特征矩阵;然后基于“精品”论文特征矩阵和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潜在“精品”论文识别模型的训练与识别应用。【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融合“精品”论文特征矩阵和随机森林模型能够较好地识别Science和Nature期刊中的潜在“精品”论文,模型正确识别分类的准确率均值达到80%以上,其中Nature期刊的“精品”文献识别准确率高出Science期刊的“精品”论文识别准确率2%左右;使用信息增益方法的模型识别效果比使用基尼不纯度方法的识别效果略好。此外,Science和Nature期刊“精品”论文的首次被引速度极快,在出版当年即被引用。【创新/局限】“精品”文献特征矩阵和机器学习模型的结合能够较好地应用于潜在“精品”论文的识别与推荐,然而未来需将模型推广应用于海量文献中“精品”论文的识别检验。
2022年04期 v.40;No.368 90-9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 巩洪村;邓三鸿;曹高辉;
【目的/意义】探索科研工作者在科研知识交流中信息规避行为规律,为提高科研知识交流效率,优化科研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主题分析的方法对26名高校学生的半结构化访谈数据进行编码分析,构建科研知识交流中信息规避行为的过程机制模型和影响机理模型。【结果/结论】科研知识交流中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情感因素、认知因素、社会影响、生理因素、人格特质、信息因素和环境条件。信息过载、信息兴趣、信息相似性和资源可用性通过消极情绪和应对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信息规避,而主观规范、感知信息信任和表达可行度对信息规避行为有直接驱动作用;信息规避策略包括部分规避和完全规避两种,以部分规避为主;信息规避行为主要对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产生消极影响。【创新/局限】清晰阐明了科研知识交流中信息规避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前因后果,讨论了多维关键因素参与的信息规避行为的影响机理,但样本类型较为单一,未进行定量化验证。
2022年04期 v.40;No.368 96-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3K] - 赵鸿玉;王旭;
【目的/意义】量化分析“五计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揭示“五计学”的学科来源与知识结构,掌握跨学科模式及规律,有助于推动开放科学背景下“五计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核心主题词检索策略,基于文献计量的视角,研究“五计学”知识产出的跨学科广度、知识流动的跨学科广度和演化特征。【结果/结论】(1)“五计学”知识产出呈现稳定增长,知识产出和知识流动多元学科特征明显;(2)“五计学”分学科知识产出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吸收能力有较大差距,不同学科“五计学”知识扩散效应不同。(3)“五计学”研究知识流入时滞多集中在2年,但不同学科“五计学”知识流出时滞差距较大。(4)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是“五计学”的主研究学科,但核心地位正在弱化,科学研究管理的“五计学”知识产出整体质量最高。【创新/局限】揭示了“五计学”研究的跨学科广度特征。未来增加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载体进行跨学科深入研究。
2022年04期 v.40;No.368 107-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7K] - 周国韬;龚栩;邓胜利;
【目的/意义】研究旨在揭示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的养生健康信息需求分布特征,并深入探究需求产生的动机及演化趋势。【方法/过程】本文以社会化问答平台“知乎”中13万条养生问答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LDA模型提取需求话题,在离散时间序列基础上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话题的关注度与关注热点进行演化分析。【结果/结论】用户养生信息需求涵盖20个话题;相比传统健康信息需求对疾病的聚焦,养生健康信息需求在内容上更多样,需求层次更高。需求的关注度演化上,安全需求与尊重需求成为热点,新冠疫情加强了用户对养生健康信息需求的关注。话题间的内在联系上,用户对尊重需求话题的关注度以“商品化”的形式转移至安全需求话题。【创新/局限】本文首次聚焦养生健康信息需求,通过话题与演化分析细粒度地挖掘用户养生健康信息需求的变化趋势。此外,本文数据源来自同一平台,后续研究可分析多平台用户的养生健康信息需求并对动机进行深化。
2022年04期 v.40;No.368 118-12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0K] - 朱光;潘高枝;李凤景;
【目的/意义】识别信息隐私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梳理主题演化路径。【方法/过程】针对主题识别语义杂乱等问题,提出时序关联与结构表征视角下的主题演化分析方法。首先利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识别多时间窗口下的文献主题,进一步运用共词分析绘制语义更为独立的主题凝聚子群。在此基础上,从时序关联维度计算相邻窗口下主题间的相似度,梳理演化路径;从结构表征维度,设计主题新颖度、中心性、影响力等计量指标,探寻信息隐私前沿和热点主题的演化变迁。【结果/结论】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深度挖掘信息隐私领域研究主题,从宏微观两个维度全面梳理主题的演化路径。研究有利于探测信息隐私研究的前沿。【创新/局限】综合运用LDA主题模型与共词分析方法绘制主题凝聚子群,从时序演化和结构表征两个维度探寻主题演化路径。未来研究中有待于引入多种数据源以对比主题差异,有待于引入多元组术语改善主题识别效果。
2022年04期 v.40;No.368 127-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1K] - 王亚妮;王君;姚唐;
【目的/意义】围绕社会化商务社区中的信息搜索和信息处理,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学视角探究用户对商品信息的偏好及关注程度,有助于帮助社区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实现社区推荐智能化。【方法/过程】选取典型的社会化商务社区为研究背景,通过眼动实验收集数据,挖掘社区中的信息呈现(客观事实型信息vs.主观评价型信息)和商品类型(享乐型商品vs.实用型商品)对用户信息处理可能的影响规律。【结果/结论】用户对不同的信息在处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和客观事实型信息相比,用户在了解商品时更关注主观评价型信息;商品类型显著影响用户在社区中的信息搜索和信息处理,用户更关注享乐型商品的主观评价型信息而关注实用型商品的客观事实型信息。【创新/局限】现有研究多从社会环境、信息系统、用户特征等方面研究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从信息维度出发借助眼动实验的方法为社会化商务社区中的用户信息行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2022年04期 v.40;No.368 138-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7K] - 毕凌燕;王一帆;左文明;
【目的/意义】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容易受到外部事件冲击的行业之一。近年来由于交通意外、设施损坏、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得涉旅危机事件逐渐增多。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产生与传播的策源地。本论文研究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观点演化机制,对旅游行业相关部门科学地进行危机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从虚拟仿真与实证分析入手,分析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网民观点的演化过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旅游舆情网络具有无标度的结构特征,旅游网络危机舆情具有纵深扩散、反复发酵的演化规律。最后提出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线上线下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创新/局限】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在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无标度加权网络结构特征的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观点演化模型,在仿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证分析,为研究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事件观点演化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但研究中对于观点演化机制的网络平台研究仅考虑了微博,将来研究中将着眼于更多的新媒体社交平台进行分析。
2022年04期 v.40;No.368 147-155+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