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科学

专论

  • 场景化知识图谱及构建方法

    陆泉;陈静宇;陈帅朴;姚苏梅;陈静;

    【目的/意义】基于场景理论及领域知识图谱,提出场景化知识图谱的概念及内涵,描述知识的产生与应用场景信息,从而提高知识图谱应用的精准性和适用性。【方法/过程】首先,基于场景理论、知识场景化及知识图谱构建技术,提出了场景化知识图谱的定义及结构;其次,以医学场景化知识图谱为例,提出了场景化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具体而言,结合BiLSTM-CRF模型、UIE模型、基于规则的方法构建了知识抽取及融合方法,借助Neo4j图数据库和Cypher查询语言实现场景化知识图谱的存储与查询。【结果/结论】首先,提出了场景化知识图谱是描述知识场景属性的知识图谱,总结出场景具有可融合性、可继承性和可推理性的特点;其次,以轻度认知障碍为例进行实证探究,结果表明当前不同类型的场景抽取性能参差不齐;各种类型的场景属性总体分布和在不同实体中的分布均不同;在所构建的场景化知识图谱中,场景属性的可融合性、可继承性和可推理性特征明显;在场景匹配的基础上进行查询能减少冗余和错误信息、提升结果的精准性和适用性。【创新/局限】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领域知识图谱研究,通过描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场景提升知识图谱应用的精准性与适用性。

    2024年03期 v.42;No.391 1-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我国科技人才评价导向研究

    张洋;黄楠;余厚强;李晶;

    【目的/意义】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在当前信息环境下,对科技人才评价导向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引导科技人才健康发展,为管理部门优化科技人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建议和决策支持。【方法/过程】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从我国各级政府官网上获取到的2017-2021这五年来的共计203份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官方层面在科技人才评价上存在的个人能力、生平经历、经济贡献和时空限制四个方面的评价导向,进一步凝练了突出分类评价、需求导向、年轻化导向、地域导向和全面发展导向的五大特点。【创新/局限】本文创新地运用了扎根理论的方法获取政策文本中的科技人才评价导向,丰富了相关理论。未来可能针对其他数据来源进行比较研究。

    2024年03期 v.42;No.391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理论研究

  • 数据如水:以治水思维析政府数据治理

    杨智勇;谢雨欣;

    【目的/意义】当今大数据时代,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信息资产,政府数据治理也已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方法/过程】从“对数据的治理”和“依数据去治理”两个角度出发,思考政府数据治理的价值内涵与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结合水的特性对政府数据和治理的基本特征进行阐释,然后利用治水思维分析“治数”和“数治”的具体举措。【结果/结论】根据“治”“堵”“疏”的治水思路,通过政府数据质量治理、政府数据仓库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搭建提高治数效能,借助“上善若水”理念,通过“赋智”“赋能”“赋权”实现数治能级的提升。【创新/局限】将古今治水思维引入政府数据治理活动中,提出提高政府数据治理能力的对策。

    2024年03期 v.42;No.391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0K]
  • 澳大利亚科学数据管理研究——以研究项目数据主体为例

    车尧;张志刚;申梦秋;许震;李兵;

    【目的/意义】以澳大利亚科学数据管理为例,对其相关管理政策进行研究,分析其主体内容构建策略,为我国提高科学数据管理水平提供参考。【过程/方法】对澳大利亚科学数据管理的政策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分析科学数据管理主体之间的关联并进行描述,对澳大利亚各型国家级数据中心的概况、数据管理职责及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剖析。【结果/结论】澳大利亚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学数据管理体系,其数据管理政策对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创新/局限】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澳大利亚对于科研项目的数据管理策略,提出了优化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及共享的方法,以提升我国的科学数据管理能力。未来可进一步开展实施效果方面的实证研究。

    2024年03期 v.42;No.391 2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 大学生社交网络用户健康焦虑自我披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琳;李云婧;施茜;

    【目的/意义】本文以大学生健康焦虑群体为例,研究其作为社交网络用户的健康焦虑自我披露意愿影响因素,能够丰富健康信息披露研究,有助于心理健康信息服务方和社交网络平台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与服务,缓解其健康焦虑。【方法/过程】采用质性研究法,对20名患有健康焦虑的大学生社交网络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使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将提炼出的意愿影响因素与文献调研结果相结合,构建出概念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使用层次回归分析检验模型。【结果/结论】对有健康焦虑的大学生社交网络用户而言,信任程度、感知收益和健康焦虑水平均正向影响健康焦虑自我披露意愿,感知风险负向影响健康焦虑自我披露意愿。父母健康焦虑披露水平正向调节感知收益与健康焦虑自我披露意愿之间的关系。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创新/局限】揭示了健康焦虑自我披露意愿影响因素与产生机制。研究主要是在新冠疫情“乙类甲管”防控阶段进行的,没有对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之后健康焦虑的自我披露意愿进行前后比较。

    2024年03期 v.42;No.391 33-4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 基于TOE框架的智能客服应用影响因素与路径类型研究

    杨艳妮;廖栩君;邓胜利;黄正伟;

    【目的/意义】智能客服应用既是企业在数智时代的必要之举,也面临诸多挑战与压力。探究技术研发、企业组织特性和业务发展的环境对企业智能客服应用的影响,为企业智能客服应用提供思路,也为复杂情境下企业智能客服应用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基于TOE(技术-组织-环境)框架,采用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剖析22家企业Chatbot应用实例,阐述企业智能客服应用影响因素及路径类型。【结果/结论】总结了智能客服应用的条件组态,提出了两条有实践结果支撑的企业智能客服应用路径,分别为“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基因”。【创新/局限】揭示了企业智能客服应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企业智能客服应用提供了依据。下一步将扩大案例样本,并将客服形象、情感分析等因素纳入考量范畴。

    2024年03期 v.42;No.391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 双重信任视角下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朱光;颜燚;

    【目的/意义】探索社会化问答社区中人际交互所产生的人际信任对用户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有助于从知识生产者角度建立用户认知和情感信任,提升用户付费意愿。【方法/过程】本文基于人际信任理论,分别从用户对知识生产者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个维度构建用户知识付费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通过获取知乎社区付费咨询板块中的实际运营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用户对知识答主能力、可靠性和专业性的认知信任以及用户情感度表征的情感信任均显著正向影响其付费意愿;价格负向调节能力信任和专业性信任对付费意愿的影响;付费知识主题在答主的能力、答主可靠性以及用户情感度与用户付费意愿关系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创新/局限】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揭示了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用户信任对其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机理,丰富了人际信任理论在知识付费场景的运用;探索了价格、知识主题在信任与用户知识付费意愿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为提升用户知识付费意愿提供了重要启示。

    2024年03期 v.42;No.391 5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 我国支柱产业碳中和路径的数字化驱动与协同机制研究

    李菲菲;崔金栋;朱增陈;汪羽晴;

    【目的/意义】数字化与碳中和作为两大国策和社会热点,两者是推动社会全方位转型的核心力量,两者的融合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和关注重点。【方法/过程】论文从融合机理出发,多维度分析了数字化与碳中和的技术基础与社会基础,通过聚焦我国四大支柱产业数字化和碳中和耦合发展路径,设计了数字化驱动下支柱产业碳中和路径协同所需能源、数据、制度方面的系统化保障体系。【结果/结论】通过分析机理和阐述路径,论文为我国支柱产业碳中和与数字化耦合发展提供了可落地、易实施、可复制的具体方案,具有较高学术和应用价值。【创新/局限】创新性的提出了我国支柱产业碳中和路径的数字化驱动理论框架和协同机制,但在实证研究上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研究。

    2024年03期 v.42;No.391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 数据驱动下的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知识传播的模式创新

    任航;李丽华;

    【目的/意义】从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情况来看,最为关键的突破口是进行知识传播模式的创新。【方法/过程】通过分析数据驱动高校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知识传播的作用要素,梳理知识传播的路径,探究知识传播路径耦合方式、效果。【结果/结论】以知识传播模式创新作为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重点,提出数据驱动、数字网络技术驱动、主体引领、客体吸纳等高校知识传播创新模式。【创新/局限】基于数据驱动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对知识传播模式创新展开深入研究,为新时期我国高校数字化教育改革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支撑。

    2024年03期 v.42;No.391 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 中英文跨语言信息检索中平行语料库的构建及性能评价研究

    张宇辉;张雪萍;

    【目的/意义】语料库是一种十分重要跨语言信息检索领域实现翻译的数据来源。在CLIR中对语料库进行性能评测、翻译抽取双语词典和语义消歧等工作,能够满足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需求。【方法/过程】本文通过从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香港政府等新闻网站搜集中英文网页,使用开源软件HTML Parser过滤掉非文本内容,经过格式转换,最终生成XML文件,自行建立平行语料库,利用CL-LSI和TDS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结论】在建立CLIR评测语料库上进行的验证,TDS模型在双语配对检索过程中,能够充分客观的提取语义关联的语义双语主题特征,通过双语配对搜索,CLIR的性能上将超过CL-LSI模型检索效率。【创新/局限】本文针对语料库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平行语料库中对偶空间的跨语言信息检索模型(TDS),并对给定的主题分别进行中英文语料采集,对获得的关键词应用于TDS模型上,通过双语词项的共现语义信息分析,最终实现在平行语料库的构建和性能评价的目标。不足之处在于双语主题数较少时,翻译的准确率较低,而主题数量逐渐增大时,翻译的准确率更高。

    2024年03期 v.42;No.391 80-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2K]

业务研究

  • 基于BO-XGBoost的中小微企业综合质量动态画像方法研究

    周海霞;曹丽娜;陈进东;

    【目的/意义】为了准确刻画中小微企业质量动态变化、提升综合质量服务水平,开展中小微企业综合质量动态画像方法研究。【方法/过程】从综合质量概念出发,结合综合质量服务内容和中小微企业特点,设计画像维度;基于聚类等方法进行静态标签提取,并提出基于贝叶斯优化的XGBoost(BO-XGBoost)模型画像标签分类算法,实现中小微企业综合质量画像标签自动提取与动态更新;构建中小微企业综合质量画像标签体系,开展动态画像方法的应用研究。【结果/结论】通过与逻辑回归、随机森林、KNN等方法比较,基于BO-XGBoost的综合质量动态画像方法的标签分类准确率达到95.71%,模型整体性能最优。【创新/局限】本文提出面向综合质量服务平台的动态画像方法与流程,能够高效分析中小微企业综合质量特点,提升综合质量服务平台服务效率。

    2024年03期 v.42;No.391 89-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2K]
  • 面向中文病历处理的多图命名实体识别方法研究

    单涛;吴杰;景慎旗;叶继元;刘云;郭永安;

    【目的/意义】命名实体识别(NER)作为医疗记录处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电子病历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处理中文病历这一领域,由于中文的复杂性,NER任务面临更多挑战。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中文病历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对于改进医疗记录的信息提取和数据处理流程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文中提出了一个新型框架NER-CMR(中文病历命名实体识别),旨在克服现有NER方法在中文病历中的限制。NER-CMR框架通过结合流行的连续词和短语等上下文信息,解决传统NER中实体词嵌套和边界识别的问题。具体来说,该框架从相关词和短语中提取字符间的邻接、共现和依赖关系,这些信息随后被融合到NER神经模型中。NER-CMR包含字符编码模块、词嵌入模块、图形构建模块、融合模块和CRF模块。【结果/结论】通过在CCKS这个广泛使用的中文病历数据集与DIABETES真实糖尿病中文数据集上进行综合实验,NER-CMR展示了其在识别性能上优于基线模型的能力。此外,该模型作为一个引入图神经网络的中文NER任务处理框架,具有模块替换的灵活性,为中文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创新/局限】提出了基于图注意力机制的网络图,设计了融合层实现多图融合处理,进一步利用两种策略来应对不正确关系带来的噪音问题,但缺乏智慧医疗系统应用层面的实例研究。

    2024年03期 v.42;No.391 100-109+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 学术期刊评价中熵权法的系统误差研究

    俞立平;张连桥;

    【目的/意义】熵权法作为重要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其系统误差问题值得关注。【方法/过程】本文将误差理论引入到学术期刊多属性评价中,分析了熵权法系统误差的产生机制,并提出了解决思路。【结果/结论】学术期刊熵权评价系统误差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广泛存在于评价指标选取、权重赋权、数据标准化、结果公布等诸多环节。降低熵权法系统误差必须全方位介入,除了合理选择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合理性分析外,重点应该注意标准化方法问题,采用sigmoid函数标准化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熵权法作为评价方法的局部对其他评价方法的系统误差会产生影响,总体上影响相对较小但仍然应该重视。【创新/局限】熵权法系统误差的分析范式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学术评价方法中。

    2024年03期 v.42;No.391 11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中国手语基本手势语义知识组织研究

    张艳琼;朱兆松;张胜伟;赵晓驰;

    【目的/意义】为了挖掘手语语料蕴含的丰富语义知识,提高手语资源的利用率,提出一种手语基本手势语义知识提取与知识组织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建立手语词汇多模态特征标注体系,实施标注方案;其次,通过计算手势相似性,抽取基本手势,形成基本手势--手语词汇簇;再次,通过对基本手势——手语词汇簇进行多层次聚类,提取基本手势语义项;最后,建立基本手势基本属性与语义知识表示模型,并进行存储。【结果/结论】基于国家手语词汇语料库的上海手语词汇语料,抽取基本手势1474个,确定义项4034项,并开发出基本手势语义知识系统。【创新/局限】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用于提取和组织手语基本手势语义知识,并开发了相应的系统平台,为手语语义分析和相关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基础。本文主要分析是单语素手势的语义知识,未涉及多语素手势、分类词谓语等复杂结构的语义分析。

    2024年03期 v.42;No.391 118-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 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侵权防范的制度、理论与实践——基于学术与政策文本的关联分析

    崔鸿鸣;

    【目的/意义】通过对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侵权防范的制度、理论与司法实践中的文本进行分析,明确防范著作权侵权的核心争议问题与完善路径。【方法/过程】以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选取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权威学术论文与典型案例裁判文书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关键词共现、领域学术观点库、主题演化分析、条文比对分析与词嵌入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关联分析和检验,发现有关主体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数字作品的合理使用存在认识偏差,人工智能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著作权制度体系带来了重要契机,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功能的发挥成为著作权侵权防范的关键。【创新/局限】借助领域学术观点库构建方法辅助文本分析,对文本分析方法的单独使用具有提升作用,对完善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侵权防范路径的研究具有创新价值。由于关联研究是一个复杂的任务,其结果会受到数据质量、预处理方式以及所选方法的影响。领域学术观点库构建尚须进一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验证,可能带来微小的不确定性。

    2024年03期 v.42;No.391 129-138+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 社会化问答平台测评信息特征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以知乎为例

    胡桂梅;陈娟艺;言欢;

    【目的/意义】在去中心化的Web3.0时代,信息爆炸和权力转移让社会化问答平台的内容质量和社区活力严重下降,识别测评信息激发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本文基于信息采纳模型,通过网络爬虫抓取知乎测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测评信息源和信息质量对用户点赞与评论行为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测评博主吸引力、可信性、互动性均对用户参与行为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博主发文数量负向影响参与行为;测评信息内容详尽性和媒介丰富度对用户参与行为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而可访问性与测评方式能够积极影响点赞行为,但对评论行为无显著影响。【创新/局限】本文研究拓展了信息采纳模型的理论应用范畴,提升了对测评信息研究价值的关注,推动了测评信息吸引用户参与互动的驱动机制研究,对于社会化问答平台中测评信息传播和应用具有实践启示作用。但本文没有涉及视频类测评以及内容叙事结构等的影响,有待未来研究继续探讨。

    2024年03期 v.42;No.391 13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 基于弹幕的动态用户画像研究——以在线教育场景为例

    余维杰;史瑜君;周晟欣;杨阳;

    【目的/意义】基于弹幕的动态用户画像模型刻画了用户弹幕行为特征的变化规律,有助于从用户、内容创作者和弹幕视频平台的角度提高在线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方法/过程】以B站教学类视频为例,基于人类行为动力学理论构建了动态用户画像模型,探究用户发送弹幕与观看视频分集的行为随不同时间维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结论】用户在一天中发送弹幕的时间分布存在几个特定的峰值,赋予“一天学习时间偏好”的动态标签;在视频时间序列上,用户更倾向于在片头片尾发送弹幕,赋予“视频进度发送弹幕偏好”的动态标签。随着分集集数的增长,留存的用户具有规律性发送弹幕交互的习惯。【创新/局限】提出了基于弹幕的动态用户画像模型。后续研究将探讨该模型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

    2024年03期 v.42;No.391 147-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4K]

博士论坛

  • 面向网络游记文本的事理知识融合框架研究

    彭珺;邓君;鞠海龙;

    【目的/意义】对网络中海量分散、非结构化的游记文本进行事理逻辑知识挖掘与呈现,能够实现对游记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本文借助知识融合思想和原理构建更科学高效的网络游记文本事理知识体系。【方法/过程】首先,设计面向网络游记文本的事理知识融合框架,确立了事理知识体系构建、知识融合实现以及融合结果应用三个功能模块。接着,对框架各模块功能要素进行解析;最后,探讨面向网络游记文本的事理知识融合框架的应用场景与案例。【结果/结论】在事理知识融合框架下所构建严密的网络游记文本事理知识组织体系,能够实现网络游记文本事理的有效利用和增值。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非结构化数据的事理知识融合方式具有理论性指导和参考价值。【创新/局限】本文综合了考虑网络游记文本的事理特征表示与抽取、融合算法和推理应用三个方面的内容来架构事理知识融合框架。文中所提出的知识抽取方法精确性、融合算法质量评估等问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与细化。

    2024年03期 v.42;No.391 15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4K]
  •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隐藏行为量表开发研究

    张韫麒;王萍;杨可;

    【目的/意义】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隐藏行为量表的建立能够厘清了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隐藏行为内涵及结构维度,为构建优质知识社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和经典知识隐藏测量三维度模型,结合问卷访谈和专家咨询法开发用户知识隐藏行为初始量表,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进行量表结构的检验与修正,形成用户知识隐藏行为正式量表。【结论/结果】该量表包含假装隐藏、逃避隐藏、合理隐藏、策略隐藏和反提问隐藏5个维度,每个维度下又包含多个具体测量题项,能够较为全面地对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的用户知识隐藏行为进行测量,涵盖了测量用户知识隐藏的动机及行为多个方面。【创新/局限】本量表经过了完整的开发过程,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的量化检验和验证,能够证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能成为测量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用户知识隐藏行为的可靠自评工具。

    2024年03期 v.42;No.391 163-173+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 数字技术背景下企业知识扩散模型构建及仿真研究——基于信息生态视角

    秦喜亮;田虹;

    【目的/意义】揭示企业知识扩散过程和影响因素,提升企业知识存量,实现企业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法/过程】分析企业知识扩散机理,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企业知识扩散模型,通过仿真对其各发展阶段进行演化分析,探索企业知识扩散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结论】不同阶段知识扩散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不同。初始期数字技术对知识扩散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知识异质性、吸收能力和扩散意愿。成长期和成熟期影响程度最大的为知识异质性,其次为吸收能力,扩散意愿和数字技术影响程度最小。应根据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相应的策略以更好地实现知识扩散。【创新/局限】本文仅从理论上探讨企业知识扩散模型并利用Networkx软件进行仿真,未利用真实的专利数据进行验证。

    2024年03期 v.42;No.391 174-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0K]
  • 基于大数据的事故灾难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探析

    马文璇;温馨;徐剑;

    【目的/意义】基于大数据视角,对事故灾难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展开研究,为提升整合效率、增强整合能力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方法/过程】依托30个案例,采用德尔菲法,凝练信息资源整合影响因素,探寻其作用方式和效果,采用模块化设计法,从数量和结构方面综合考量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并建立模型。【结果/结论】提出重点推动管理信息资源整合,探索大数据平台运行新模式;大力推动技术信息资源整合,强化大数据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政策信息资源整合,把握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目标定位;合理推动经济信息资源整合,拓展大数据应用新空间;持续推动人才信息资源整合,增强大数据战略思维的实践路径建议。【创新/局限】内在机理探析有助于拓展事故灾难应急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范畴,弥补过往研究中的理论不足,所提出的整合实践路径具有客观性和普适性,但未来仍需通过吸纳更多新案例和更新专家库成员组成的方式不断对其完善。

    2024年03期 v.42;No.391 183-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 《情报科学》2024年选题指南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情报科学》始终坚持密切跟踪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学术前沿动态,着力推出高水平的、具有鲜明的学术创新导向和学术思想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选题包括但不囿于如下主题:

    2024年03期 v.42;No.391 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