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科学

专论

  • 我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研究及启示——基于“工具—主体—目标”三维框架的探析

    代沁泉;熊回香;杜瑾;沈舒悦;

    【目的/意义】为省级政府部门的非遗政策制定、完善和实践提供一定参考,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方法/过程】利用内容分析与量化分析方法,基于“工具-主体-目标”三维分析框架,对遴选出的31省276份非遗保护政策文本予以编码,开展政策颁布时间演进脉络、颁布部门的统计,以及编码结果的单一和多维交叉分析。【结果/结论】省级非遗保护政策经历了“萌芽-成长-活跃”的发展周期,颁布主体部门协作程度较高,同时存在基本政策工具总体分布失衡,个别工具使用过溢,“政府用力过猛,多方无力参与”的非遗保护多元主体分布格局尚未改变等问题,并相对应提出了优化建议。【创新/局限】以政策工具为视角,针对省级非遗保护政策展开系统性研究;人工编码带有部分主观性,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结果误差。

    2023年02期 v.41;No.378 1-9+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 基于演化博弈的政府数据共享协调机制研究

    邓维斌;戴丽;张志程;樊自甫;

    【目的/意义】基于政府视角,探讨政府数据共享协调机制的构建问题,旨在解决政府在数据共享方面存在意识薄弱、动机不强、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推动政府数据共享有序发展。【方法/过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政府、监管机构和技术支撑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方主体的策略稳定性、系统均衡点稳定性。【结果/结论】增加积极共享的收益和加大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有助于政府积极共享数据;监管机构的监管受到政府积极共享数据和技术支撑企业加入数据共享给其带来收益的影响;监管机构对技术支撑企业的监管力度要适当。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稳定性分析的有效性,并为政府完善数据共享机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创新/局限】本文的创新性在于构建了政府、监管机构、技术支撑企业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对政府数据共享进行研究,为政府数据在共享意识薄弱、动机不强、能力不足等问题上提供解决思路,但未考虑组织结构、政策环境等因素对数据共享的影响。

    2023年02期 v.41;No.378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2K]

理论研究

  • 高校导师合作网络演化及形成机制研究——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

    翟莉;梁倩;姚佳佳;

    【目的/意义】合作是当今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现有研究忽略了学者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学术合作这一重要形式。明确高校导师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上的合作形成机制及演化特征对于深入理解科研合作及导师合作指导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统计学科合作规模最大的三所高校为例,基于学位论文数据构建导师合作有向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层次探索网络演化规律和结构特征,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从网络结构和导师个体属性角度明确合作的形成机制。【结果/结论】三所高校的导师合作网络具有相似的演化趋势,结构上呈现集群性、链状和多个小团体的不同特征。结构效应对网络形成的影响在高校间存在差异,互惠性和中介性促进了合作的形成,而闭合性的影响不显著。导师研究方向不具有同配倾向,职称等属性对网络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局限】扩展了学者合作研究范畴,结果对于发现导师合作规律和明确合作形成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结论对于其他学科以及导师跨机构跨学科合作等特殊情形的适用性还有待考察。

    2023年02期 v.41;No.378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1K]
  • 基于区块链思维的竞争情报联盟运行机制研究

    王克平;张亚男;王艺;车尧;

    【目的/意义】以区块链思维为切入点,探讨竞争情报联盟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联盟存活率以及资源共享的实现。【方法/过程】首先根据竞争情报联盟的特点分析其在运行中所面临的问题,其次探究区块链思维在竞争情报联盟运行机制建设中的应用方式,再次构建基于区块链思维的竞争情报联盟运行机制,最后在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对该机制进行验证与分析。【结果/结论】运用区块链思维与技术构建竞争情报联盟运行机制能够解决联盟运作中所面临的不平等的成员身份、低信任度、低持续性等问题。【创新/局限】以全新的视角对竞争情报联盟的运行机制展开研究,后续将以更多的联盟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所构建的运行机制展开进一步检验与应用。

    2023年02期 v.41;No.378 29-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 中小企业竞争情报需求分析与启示

    支凤稳;彭兆祺;孟佳琪;云仲伦;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揭示我国中小企业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需求特征,以期为CI服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设计CI需求量表,利用问卷调查收集243家中小企业的有效数据,借助SPSS21.0软件进行信度检验与相关分析。结合CI需求的内在特征,从企业规模、成立时间、产权性质三个维度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市场竞争态势情报、创新策略情报和产品技术研发情报的需求最迫切,对所属产业专利分布情报、购买者情报、替代者情报的需求相对较小。不同类型中小企业CI需求有所差异,且与企业规模、成立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创新/局限】基于一手数据揭示我国中小企业的CI需求特点,并从政府、外部情报机构及中小企业角度提出服务策略。但样本数量有限,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的普适性。

    2023年02期 v.41;No.378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 双链区块链赋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研究

    高悦;何旭涛;周颖玉;刘海鸥;

    【目的/意义】将双链区块链技术纳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研究范畴对推进我国突发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通过深入分析双链区块链融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的赋能机理,从数据存储层、网络共识层、智能合约层和服务应用层四方面构建了基于双链区块链赋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模型,并以疫情下某医疗机构信息共享为例分析其运行机理,最后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风险。【结果/结论】本研究为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难题、提升我国疫情防控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撑和科学决策支持。【创新/局限】本研究结合双链区块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之间的天然耦合性,提供了双链区块链赋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共享的全新视角,但缺乏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023年02期 v.41;No.378 44-4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 ISP视域下的信息搜索用户学习过程演化模型构建

    孙晓宁;杨雪;

    【目的/意义】对于理解“搜索即学习”理论机制,以及支持用户学习需求的信息系统的设计,融合学习与社交体验功能的检索工具的优化具有启示。【方法/过程】将ISP模型作为理论基础,综合使用日记研究与关键事件技术方法,讨论了信息搜索用户学习过程中的行动、情感与认知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基于此构建了信息搜索用户学习过程演化模型。【结果/结论】在启动、选择、探索、形成、收集与呈现六个阶段当中,信息搜索用户在行动、情感与认知上均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特别地,在启动阶段,出现了目标明确和目标模糊两种事件类型;在形成阶段,用户会结合对搜索结果的认识与学习需求的满足程度形成“提前上岸”与“乘风破浪”两种情形。社会化搜索、跨设备搜索、跨系统搜索等已经成为“搜索即学习”活动中的普遍现象。【创新/局限】在“搜索即学习”研究情境下重新检验了ISP模型,但对影响用户情感与认知的具体因素等的分析与解释还有待深入。

    2023年02期 v.41;No.378 5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6K]
  • 基于文本情绪分类的社交网络用户传播他人隐私信息行为研究

    马达;卢嘉蓉;朱侯;

    【目的/意义】探究针对微博文本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情绪分类有效方法,研究微博热点事件下用户转发言论的情绪类型与隐私信息传播的关系。【方法/过程】选用BERT、BERT+CNN、BERT+RNN和ERNIE四个深度学习分类模型设置对比实验,在重新构建情绪7分类语料库的基础上验证性能较好的模型。选取4个微博热点案例,从情绪分布、情感词词频、转发时间和转发次数四个方面展开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用户在传播隐私信息是急速且短暂的,传播时以“愤怒”和“厌恶”等为代表的消极情绪占主导地位,且会因隐私信息主体的不同而产生情绪类型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创新/局限】研究了用户在传播隐私信息行为时的情绪特征及二者的联系,为保护社交网络用户隐私信息安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但所构建的语料库数据量对于训练一个高准确率的深度学习模型而言还不够,且模型对于反话、反讽等文本的识别效果不佳。

    2023年02期 v.41;No.378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9K]
  • SNA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微博意见领袖社会结构及其影响力研究

    费康月;曾粤亮;

    【目的/意义】微博是公共图书馆进行社会推广、业界交流、用户交互的重要渠道,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公共图书馆微博意见领袖的社会网络结构特点及影响力,可为公共图书馆优化微博营销策略、提高自身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选取50位公共图书馆微博意见领袖,首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其社会网络结构特点;其次利用关注量、发文量、粉丝量、转评赞数量分析其活跃情况及影响力。【结果/结论】公共图书馆微博意见领袖地区分布不均衡,联系较紧密,但集中程度较弱;小团体在活跃度、影响力等方面呈现相似性;多数图书馆处于低活跃度、低影响力区间;粉丝量和转评赞数量随着活跃度的提升表现出“低值时平稳波动,高值时迅速增长”的现象。【创新/局限】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微博意见领袖社会结构及影响力。仅从关注量、发文量等客观数据角度分析公共图书馆微博影响力,未来应结合文本分析等方法提高影响力分析的深度。

    2023年02期 v.41;No.378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 跨学科输入知识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力分析——以图书情报学科为例

    范晴晴;李长玲;荣国阳;栾锟;

    【目的/意义】跨学科输入知识是指其他学科(跨学科)的知识被目标学科多次引用,并逐渐成为目标学科的研究内容,刺激知识创新与生长,进而促进学科发展。因此,识别跨学科输入知识,测量其对目标学科发展的影响力,有利于分析学科进步的跨学科来源及作用力大小,有利于把握学科创新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方法/过程】基于跨学科引用,从跨学科输入知识在目标学科的研究热度、研究广度、研究深度3个方面,构建跨学科输入知识对目标学科发展的影响力模型,测度影响力程度。并以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程度较高的6种期刊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通过影响力模型,测量跨学科输入知识对图书情报学的影响力大小,并根据趋势分析法将跨学科知识的影响力趋势分为上升型、稳定型和下降型。【创新/局限】本文构建跨学科知识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力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后续将进一步分析跨学科知识对目标学科的作用点,识别跨学科知识生长点。

    2023年02期 v.41;No.378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0K]
  • 科学论文的体裁结构呈现模式及其可用性测评研究

    牛丽慧;欧石燕;

    【目的/意义】科学论文是科学交流的主要载体,但由于科学论文数量的激增给科研人员的有效科学交流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旨在从提高科研人员阅读效率的角度构建符合科研人员阅读需求的科学论文呈现模式,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科学交流效率。【方法/过程】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基于前人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科学论文的体裁分析研究成果,提出了面向实验型科学论文的通用体裁结构,然后以化学领域的科学论文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验证了该体裁结构的学科适用性。最后,根据该体裁结构设计了科学论文体裁结构的呈现模式,并采用用户测评法评估了该呈现模式的的可用性。【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呈现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总阅读时间,提高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及用户的主观满意度。【创新/局限】本研究从读者阅读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新的科学论文内容呈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效率。

    2023年02期 v.41;No.378 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4K]

业务研究

  • 面向知识发现的药物ADMET情报预测方法

    郭勇;罗敏;幸芮;

    【目的/意义】挖掘药物筛选工作中的隐性知识,借助机器学习的预测能力替代生物实验方法,减少制药流程的研发时间和经济成本。【方法/过程】提出一种面向知识发现的ADMET情报预测理论框架,以4种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2种集成学习方法,分别构建6种分类预测模型,提取药物的隐性知识,比较不同模型的优越性,评估最优模型的经济价值。【结果/结论】以药物分子描述符信息预测ADMET具有可行性,6种模型性能表现综合排序结果为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决策树、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K近邻、高斯朴素贝叶斯。前沿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药物知识发现,信息经济学分析可预见创造可观收益,是未来制药工艺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创新/局限】未来应融合专家知识、追加试验验证、丰富参考指标。

    2023年02期 v.41;No.378 95-10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构建与推进策略研究

    李瑞;李北伟;高岩;

    【目的/意义】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以期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开展知识协同服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分析地方智库战略联盟和知识服务模式的研究现状,剖析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的影响因素,并以知识管理、协同学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并提出推进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的策略。【结果/结论】构建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旨在围绕多智库主体的目标、资源、过程要素协同,强化联盟知识协同服务平台功能,提升联盟知识协同服务能力。【创新/局限】以协同创新视角对地方智库战略联盟知识协同服务模式展开研究,跨区域多案例对比分析,是对所构建的知识协同服务模式的进一步检验与应用。

    2023年02期 v.41;No.378 101-10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0K]
  • 基于引用内容聚类的文献被引主题识别及其演化分析

    张金柱;仇蒙蒙;王秋月;

    【目的/意义】引用动机不同会导致一篇论文在多次被引用时的引用主题和重点产生差异,识别这些被引主题并分析其变化,有助于引用动机分析,提高文献推荐效果。【方法/过程】本文首先抽取被引文献的上下文语境信息,根据文本长度界定多种引用内容的划分范围;然后结合多种文本聚类方法,识别被引主题并比较其异同;最后通过时序比较,分析被引主题的演化路径和过程。【结果/结论】选取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的代表性高被引论文进行分析,发现前后句是对当前引用句的重要补充,引用句及其前后句组合能够更好地揭示被引主题;基于引用内容的被引主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揭示了原文内容的扩展和引用动机的差异;被引主题演化分析能够有效地揭示原文内容被应用或改进的方向、主题、方法和技术。【创新/局限】形成基于引用内容聚类的文献被引主题识别及其演化分析框架,证明被引主题的差异化以及对原文的补充作用,同时揭示引用内容的主题时序变化的特征与现实意义,后续有必要扩大研究样本,使得研究结果具有更好的通用性。

    2023年02期 v.41;No.378 107-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9K]
  • 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交叉领域知识内化过程研究

    商宪丽;王施运;操玉杰;毛进;李仰光;

    【目的/意义】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整合是交叉研究领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对交叉领域知识整合过程的理解有助于促进交叉领域的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方法/过程】本文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交叉领域文献题录数据、引文上下文和参考文献文本信息中抽取知识短语,以引证关系和词汇匹配关系为线索,提出吸纳知识和内化知识的识别方法,深入揭示交叉领域中“知识吸纳-知识内化”的知识整合过程。【结果/结论】以电子健康领域(eHealth)为例,揭示了该领域的知识内化总体特征和不同来源学科所提供知识的内化特征差异。【创新/局限】本文结合引文内容对交叉领域知识内化过程进行量化分析,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全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为理解交叉领域的知识生长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未来研究可以结合参考文献全文以进一步优化这一方法,同时在更多的交叉研究领域开展实证。

    2023年02期 v.41;No.378 11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 基于研究数据评价的引证优化:高被引数据集特征视角

    毛璐;许鑫;邓璐芗;

    【目的/意义】研究数据在科学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高价值研究数据的引用对推动科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评价出高价值研究数据并对此进行引证显得尤为关键。【方法/过程】本文从DCI近十年社会科学领域的数据集入手,确立研究数据评价指标和方案。【结果/结论】低被引数据集作者总被引频次与高被引数据集差距悬殊;高被引数据集具有数据作者篇均被引频次较高;基金资助数量较多;数据仓储机构的数据平均被引频次较高;关键词数量、操作方式较多;提供DOI号及元数据描述方式较详细等。为数据引证影响因素的分析带来一定启发。【创新/局限】得出数据引证行为的优化实施建议:促进评价体系多元化、培养数据伦理意识、规范数据引证形式、加强各个环节的数据治理。

    2023年02期 v.41;No.378 126-13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 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在线健康社区问答信息采纳识别研究

    林萍;吕健超;

    【目的/意义】提出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的问答信息采纳行为识别策略,促进在线健康社区问答的精准化推送、助推数字化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方法/过程】构建以集成学习方法和非集成学习方法为基学习器、以逻辑回归算法(LR)为元学习器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比较单预测模型、同类预测模型组合、不同类预测模型组合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预测精度,选取“寻医问药”平台的慢性病问答构建数据集验证模型的优越性,并选取“快速问医生有问必答120”平台数据验证模型的可移植性。【结果/结论】Stacking集成模型相比于单预测模型能够更精准识别被采纳问答信息,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性,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在线健康社区。【创新/局限】本文基于Stacking集成思想构建两阶段预测模型,并借助机器学习构建最佳预测模型组合,显著提高在线健康社区问答信息采纳识别精度,但伴随问答信息积累,在线健康社区问答模式不断发展变化,考虑结合历史数据和每日更新数据的动态预测方法是未来研究工作重点。

    2023年02期 v.41;No.378 135-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7K]
  • 5G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生态嬗变与多维应对

    李桂平;程海威;

    【目的/意义】高校网络舆论场是矛盾风险放大器,也是意识形态交锋最前沿。深入探究5G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生态变化、主要挑战和应对策略,对高校、社会和国家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综合分析技术迭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论场新变,结合现实观察与理论分析归纳演绎风险应对的四大挑战,从联动治理体系和核心管控策略两个层面提出科学精准的对应机制。【结果/结论】传播环境的多样性与跨屏化,传播工具的智能化与即时性,传播内容的情绪化与碎片性,“网生代”的先锋性与管理部门的滞后性,是5G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管控的主要挑战。高校要革新观念与机制,重塑联动管理团队,从政治引领、工具使用、内容管理、时空规律四个维度优化管控举措,强化人机结合智能监测管控。【创新/局限】紧跟技术前沿分析5G智媒时代高校网络舆论特点,提出了针对性、可操作的应对方法。研究偏重于趋势研判和策略研究,具体落地举措和应用成效还需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验证。

    2023年02期 v.41;No.378 143-149+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2K]
  • ISM模型在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中的应用

    庄媛;

    【目的/意义】企业和国家对网络热点话题舆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部门和政府通过舆情信息监控系统应对网络中爆发的群体性事件和舆论压力,在此环境下对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进行监控可以方便舆情危机的处理。而传统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方法为构建词项识别体系,存在监控效率低、监控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本文对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策略进行研究。【方法/过程】构建的ISM模型对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建立词项识别体系,并通过K-means算法处理突发词项完成对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的识别,获取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影响因素集,构建舆情信息监控影响因素的直接关系矩阵,结合布尔代数运算规则和推移规律建立可达矩,从而构建出舆情信息监控影响因素关联矩阵及解释结构模型,完成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舆情热度、舆情关注度、舆情影响力、舆情敏感度和网民情感都会对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的监控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策略。【创新/局限】为有效地防止网络恶性事件突发,需要全面、及时地掌握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策略,对保持社会和网络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02期 v.41;No.378 15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博士论坛

  • 基于人类动力学的微博用户评论行为研究

    陆颖颖;易明;李梓奇;张展豪;李旭光;

    【目的/意义】基于客观行为数据构建微博发布-评论行为的定量模型,解释社交网络用户信息交互关系,为微博舆情的监控与引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对揭示微博群体层面多对多模式中的发布-评论行为特征的五个重要指标进行分析,构建描述微博多对多模式中的发布-评论行为的定量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微博评论数频数分布满足幂指数为1.6659的幂律分布;微博已获评论数、微博影响力、信息可见度是影响新增评论的连接机制。本文构建的定量模型可以较好模拟真实的微博发布-评论行为。【创新/局限】从人类动力学视角解释了微博多对多模式的微博发布-评论行为的过程,揭示了群体层面的发布-评论行为生成机制。本文没有对不同类型微博的评论行为进行区分,在未来的研究中,将针对不同类型微博的评论行为做进一步探索。

    2023年02期 v.41;No.378 15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8K]
  • 融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李娇;

    【目的/意义】融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资源与融媒体传播的有机结合有效推动了文旅融合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构建融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度的测量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融媒体网络评价平台,以技术文化共生为阐释思路,应用爬虫技术获取八家代表性公共图书馆的用户评论数据,基于用户感知角度和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提炼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度的评价指标,构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论】构建以文化盛宴、餐饮美食、住宿场所、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空间布局、旅游胜地、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文化展览、文娱活动为一级指标的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评价体系,较为全面地概括了融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评价维度。【创新/局限】本研究选取八家代表性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属于小样本研究,得到的评价指标尚未经过大样本检验。

    2023年02期 v.41;No.378 169-176+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 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平台cMOOC模式建构与发展研究

    高翼;彭爽;

    【目的/意义】教育信息化平台cMOOC模式的研究对大数据时代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从大数据技术和cMOOC的基本内涵出发,结合国内cMOOC教学的成功经验,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例,建立了针对一门课程的cMOOC教学框架,在此基础上从多方面探究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结果/结论】对cMOOC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推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揭示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对cMOOC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创新/局限】本文对大数据背景下cMOOC模式的建构和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由于cMOOC模式处于起步阶段,今后我们将结合新技术和新思想,进一步完善cMOOC模式的功能和框架结构。

    2023年02期 v.41;No.378 177-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综述

  • 科学数据分析综论:情报学新视野

    张家榕;颜嘉麒;叶鹰;

    【目的/意义】随着大数据时代各类科学数据爆发式增长,科学数据分析的重要性日渐显现。情报学因其在信息分析上的专长,应当积极参与推动科学数据分析,使其成为情报学新的增长点。【方法/过程】综论科学数据分析大势,概析科学数据分析内涵与外延,为情报学前沿拓展提供参考。提出聚焦具体科学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实现知识发现的科学数据分析模式,建议以知识发现为中心发展和深化科学数据分析。【结果/结论】在重点关注天文和物理数据分析、生物和医药数据分析基础上,通过关键词共现实例揭示科学数据分析因主题领域不同而形成相对独立研究社群,为在不同主题领域深化科学数据分析提供新视角。同时提示关注科学数据分析向文科领域的扩张。【创新/局限】指出科学数据分析有望成为情报学新的增长点。

    2023年02期 v.41;No.378 185-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