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科学

专论

  • 多话题竞争情境下网民关注度转移预测模型研究

    安璐;沈燕;

    【目的/意义】对网民的关注度转移行为进行分析预测,揭示影响网民关注度的关键因素,描述舆情事件之间的竞争机理,以提升政府及企业的舆情应对能力。【方法/过程】以微博为数据源,从用户、时间、话题类别、竞争传播特性等方面选取13个特征,构建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网民关注度转移行为预测模型,利用84 168条原始微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预测模型的准确率达到84.5%,能较好地预测微博用户关注度转移行为。对各项特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倾向分析发现,在微博用户关注度转移行为中用户特征最为重要,其次是时间特征和竞争程度特征,话题类别特征重要性最低。

    2020年10期 v.38;No.350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4K]
  • 数字信息技术在疫情监测防控中的应用研究

    朱学芳;冯秋燕;王金婉;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促进数字信息技术更好地支撑人和动植物疫情监测防控,探索在其应用及研究方面创新思路,为当前及今后疫情监测防控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方法/过程】本文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互/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可视化等技术在疫情监测防控中的应用,分析了各自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发展现状,探讨了数字信息技术更好地支撑人和动植物疫情监测防控研究思路,构建了融合数字信息技术的疫情监测防控体系结构框架。【结果/结论】数字信息技术在疫情监测防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5G时代移动环境下作用会更大,结合已有的数字信息技术支撑疫情监测防控研究内容、现状及趋势,在其研究方法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2020年10期 v.38;No.350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0K]

理论研究

  • 供应链管理研究热点主题可视化分析——以SCI为数据源

    白志鹏;李全喜;张浩维;

    【目的/意义】为了探测过往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主题以及不同主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学者们重点关注主题,这些被关注的对象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联系强度如何。【方法/过程】检索1999年-2016年SCI论文,依据关键词知识单元识别主题,采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聚类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进行知识可视化,并在假设前提下结合相应指标对结果进行研判。【结果/结论】①确定出100个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后形成8个热点研究簇。②热点主题组成的社会网络密度较高,从是否存在关联的角度看,热点主题之间存在广泛关联。③热点主题之间具体关联强度较弱。在关联相对较强的主题网络中,关键的桥点、模块、小世界与关系对是当前研究继续关注的焦点。

    2020年10期 v.38;No.350 18-2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7K]
  • 基于全词共现网络的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及内容分析

    赵丽梅;廖文杰;

    【目的/意义】以文献计量和全词共现网络分析为基本方法框架,揭示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热点、分析其内容结构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启示和内容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最大成分抽取、K-core凝聚子群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智慧图书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内容结构。【结果/结论】通过全词共现网络可视化图谱绘制和内容分析,发现我国智慧图书馆领域展现了以智慧服务为核心的四个研究维度:(1)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与体系研究;(2)智慧图书馆智能服务技术研究;(3)智慧时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转型;(4)智慧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

    2020年10期 v.38;No.350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3K]
  • 负面情绪累积效应下网民群体情绪传播的IESR模型研究

    张亚明;何旭;杜翠翠;苏妍嫄;

    【目的/意义】近年来,频发的群体情绪性事件已成为应急管理重大挑战,研究自媒体时代网民群体负面情绪传播机制对政府把控舆情、引导舆论意义重大。【方法/过程】在情绪感染理论和经典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引入负面情绪累积效应,构建负面情绪累积效应下网民群体情绪传播的IESR模型,解析群体情绪强度、情绪自我调节和政府舆情引导等因素对负面情绪传播的重要影响。【结果/结论】数值仿真表明:群体情绪强度大小和情绪传播行为呈正相关,群体情绪强度越大,群体情绪传播行为越明显;政府舆情引导对网民群体情绪传播有显著调控作用且会推延情绪传播者达到峰值的时间;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对网民群体情绪传播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2020年10期 v.38;No.350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8K]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文化信息安全传播机制与路径研究

    王玉英;李岩;李念峰;

    【目的/意义】网络的匿名性和表达的自由化为文化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安全问题。针对不安全的网络文化传播现状,思考安全传播机制,构建融合区块链技术的网络文化信息安全传播路径,对实现文化信息增殖,扩大文化影响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融合区块链理念与技术,探讨网络文化信息安全传播机制与路径,通过"区块链+传播"的融合应用,从网络技术安全层面找寻解决网络文化安全传播的密钥,营造安全共享、自主约束的文化生态。【结果/结论】区块链技术对保障文化信息安全、拓宽传播路径具有积极作用,为营造安全共享、自主约束的网络文化生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020年10期 v.38;No.350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1K]
  • 知识密集型组织中吸收能力对组织效能的影响机制

    王建平;燕波涛;

    【目的/意义】知识是知识密集型组织最核心的构成要素,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对组织效能具有显著影响。但以往研究中,对知识密集型组织背景下,吸收能力影响组织效能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机制缺乏有效解释和实证分析。【方法/过程】以动态能力和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二手数据搜集等方式获得246份有效样本,运用SPSS21.0和AMOS21.0中的多层线性回归、bootstrap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知识密集型组织背景下,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组织效能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吸收能力正向影响组织效能;知识利用战略和知识创造战略在其中均发挥中介作用,形成双重传递机制;知识冗余对吸收能力与组织效能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深化了知识管理理论,对以往研究进行了有效补充,对指导知识密集型组织提高知识管理水平和组织效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0年10期 v.38;No.350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4K]
  • 交叉学科主题探究:从主题聚类视角

    张斌;

    【目的/意义】以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为例,从主题聚类的角度对其涉及到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工具进行分析,了解不同主题之间的联系方式,探究混合学科的研究主题的形成,为进一步了解主题聚类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从WOS数据库中进行筛选,运用LDA主题模型,首先确定与管理信息系统学科有较强联系的四门基础学科近十年发表的高被引论文题录的最优主题数,然后结合生成的词项-文档矩阵进行聚类,根据最优主题数进行主题识别,利用桑基图对管理信息系统学科与每一门基础学科之间词项关系进行展示,进而分析共现词项所属类别来探讨管理信息系统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研究主题同一般学科有所联系,虽然研究内涵有了较大差别,但是更加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产生新的热点以及相关理论。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研究工具的使用多以一般学科的工具为主,缺乏具有特色的工具,应提出同本学科相适应的研究方法,可以借鉴到以后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去。

    2020年10期 v.38;No.350 49-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9K]
  • 对h指数的改进:历史h指数

    吴海媛;杨文霞;张宇;

    【目的/意义】通过对h指数的改进,提出历史h指数的概念,解决h指数没有考虑学术生涯时长和合著等问题,更加合理地评价作者的学术影响力。【方法/过程】本文以图书情报领域的作者为例,基于中国知网数据,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比作者的h指数和历史h指数,验证历史h指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历史h指数避免了h指数区分度低、只升不降的问题,同时还可以筛选出有潜力的作者,并且能够在不同学术生涯时长的作者之间进行公正比较。历史h指数需要配合其他评价指标,才能科学的评价某位作者的学术影响力。自引问题、不同的引文数据库、不同领域都会对历史h指数有影响,需要后面进一步研究。

    2020年10期 v.38;No.350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3K]
  •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数据画像及应用模式研究

    张丽;吕康银;

    【目的/意义】从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公共服务角度探讨数据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路径及方法,探讨以数据采集、数据关联为驱动,以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效能为目标的城市治理新模式。【方法/过程】采用城市居民消耗公共服务的行为数据、诉求数据及贡献数据动态勾勒城市公共服务的实际供需状况,并提炼用户特征,明确用户标签,为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决策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获取路径。【结果/结论】构建了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数据动态画像模型,并将该模型扩展应用到智慧城市治理的多个层面,打造城市数字空间,提升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020年10期 v.38;No.350 61-6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0K]

业务研究

  • 感知价值对社会化商务用户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

    甘春梅;许嘉仪;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揭示不同维度的感知价值对社会化商务用户的社交购物意愿和社交分享意愿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过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本研究构建了社会化商务用户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在线问卷搜集297份有效样本数据,进一步利用SmartPLS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功利价值显著影响社交购物意愿;而功利价值、享乐价值和社交价值则显著影响社交分享意愿。此外,社会化商务用户的社交购物意愿和社交分享意愿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

    2020年10期 v.38;No.350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7K]
  • 基于扎根理论的华为移动应用商店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宋雪雁;崔民一;刘强;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华为移动应用商店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为华为移动应用商店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思路,同时为行业内移动应用商店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初步构建出华为移动应用商店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进一步运用因子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对初步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确立最终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确立了华为移动应用商店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包括系统质量、内容质量、服务质量、用户安全4个核心维度及维度下的20个影响因素。

    2020年10期 v.38;No.350 7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6K]
  • 基于扎根理论的用户独立游戏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王萌;卢章平;

    【目的/意义】独立游戏作为新时代电子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和科研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出发,对用户独立游戏搜寻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研究。【方法/过程】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并结合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对用户进行访谈,并据此进行编码和分析,得出42个初始概念,10个范畴和3个主范畴。【结果/结论】通过环境、用户和资源3个维度,厘清了各主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概念关系以及内在规律,构建了用户独立游戏搜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为用户独立游戏搜寻行为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并针对独立游戏制作人的游戏推广提供对策。

    2020年10期 v.38;No.350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1K]
  • 代际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卢艳秋;孙丹丹;赵彬;

    【目的/意义】代际知识转移是防止组织知识流失、保持组织知识持续性、提升组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识别代际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在丰富知识转移理论同时,为组织实践提供了借鉴。【方法/过程】本文在传承理论、知识转移理论基础上从知识分享方特征、知识接收方特征、知识特征、转移渠道、转移情境等五个方面挖掘代际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用模糊集理论-DEMATE方法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代际知识转移作用机理模型。【结果/结论】确定影响代际知识转移的6大关键因素,验证了分享方知识转移意愿、表达能力、接收方代际学习意愿、吸收能力、转移双方的知识距离以及代际关系是影响代际知识转移的关键。

    2020年10期 v.38;No.350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2K]
  • 基于VOID词表的数据集及链接语义关系分析

    贾君枝;马文雯;

    【目的/意义】VOID词表作为元数据词表,对于研究关联数据资源的描述、组织、发布、检索、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从VOID词表中数据集的构成以及VOID词表中的链接语义关系两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了VOID词表的属性、VOID词表中数据集的主题方向、发布机构、数据集构成的链接语义网络的特点以及链接谓词类型、数据集使用词表的具体情况和共现网络的链接特点。【结果/结论】数据集构成的链接网络中语义关系多数为等同关系,且共现网络中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对语义链接关系进行分析促进了用户对VOID词表的应用以及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探索和解决。

    2020年10期 v.38;No.350 9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4K]
  •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耿海英;

    【目的/意义】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三大期刊评价体系,分别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研制。三大体系在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并且都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因此,有必要加以比较分析,了解各自特点,以便社会各界在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三家期刊评价结果。【方法/过程】对三大体系,从期刊评价的目的、评价对象范围,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比较了评价方法中的学科分类、评价指标、评价数据源和定性评价方法。【结果/结论】比较发现,三大体系评价目的不同,导致评价的对象范围、评价方法有很大不同,进而影响到评价指标和评价数据源的选择。通过评价来促进期刊发展是未来期刊评价工作的重点。

    2020年10期 v.38;No.350 104-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2K]
  • Altmetrics指标特征分析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

    刘兵红;

    【目的/意义】通过对Altmetrics指标特征进行分析,为深入开展图书馆知识服务提供实践基础。【方法/过程】选取altmetric.com网站上2015-2019年TOP100论文以及ESI热点论文为数据源,运用VOSviewer、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来探索Altmetrics指标的特征。【结果/结论】Altmetrics能快速反映出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高水平的期刊;可以测度发表在OA上的论文;社交媒体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学科差异影响社交媒体的积极性;Altmetric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的补充。基于Altmetrics视角提出了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实践中的新思路。

    2020年10期 v.38;No.350 112-118+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7K]
  • 智慧图书馆动态知识服务体系构建与平台设计

    顾佐佐;陈虹;李晓玥;赵旺;杨雪洁;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智慧化趋势明显,迫切需要设计并构建与智慧图书馆发展相适应的全景式动态知识服务体系。【方法/过程】通过分析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的有关研究,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环境下的全景式动态知识服务体系,并设计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知识发现与云服务平台。【结果/结论】构建了智慧图书馆动态知识服务体系全景式的运作流程以及云服务平台架构。

    2020年10期 v.38;No.350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1K]

博士论坛

  • 城市群视角下的主题发现与空间格局研究——以区域经济学文献为例

    郭思成;李纲;汪鸿沁泠;

    【目的/意义】区域经济学领域文献是一种具有显著空间属性的科研数据。在城市群维度下对其进行主题发现可以反映出不同地理尺度下的主题分布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城市群空间的研究态势。【方法/过程】以区域经济学文献为研究对象,根据著者机构映射到所属城市群空间,选取文献数量最多的5个城市群为例。以Word2Vec词嵌入思想将文献的题名、摘要信息表示成语义级别的词向量结构,并通过K-means聚类、t-sne降维结合tf-idf权重等分析方法,在更深的层面揭示不同城市群空间下的主题分布格局。【结果/结论】各城市群均有一定数量的主题分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合作方向;各城市群中文献主题均涉及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框架性研究;各城市群内的研究对象多来自于该空间内部。

    2020年10期 v.38;No.350 125-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90K]
  • 视频网站用户生成内容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

    刘婷艳;王晰巍;贾若男;王微;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和收集国内外视频网站用户生成内容相关文献,以了解其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研究趋势,为其在学术领域与商业领域等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及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国内外视频网站用户生成内容的起源与发展、研究热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从研究发展趋势看,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从研究热点来看,国外研究主要围绕视频网站用户生成内容上传行为、视频网站用户生成内容对消费者行为影响、UGC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研究;国内研究主要围绕移动短视频用户生成内容动因、用户生成内容对社交电商化的影响因素、视频网站用户生成内容对网络舆情的影响;从研究趋势看,此领域的未来研究主要围绕视频网站中UGC+PGC合作的专业生产内容、视频网站用户生成内容的生态治理、视频网站VLOG和弹幕评论相关研究。

    2020年10期 v.38;No.350 13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3K]
  • 基于用户感知的学术问答社区答案质量评价指标构建

    吴雅威;张向先;陶兴;张莉曼;

    【目的/意义】用户感知视角下构建学术问答社区用户生成答案的质量评价指标,对提升学术社区主体及用户的组织、判断和筛选高质量答案能力,并促进知识获取、传播、共享和应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利用信息构建理论从用户生成答案、用户和社区3个维度构建包括11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结合情绪理论、认知理论、用户行为和知识传播等理论对指标进行阐释,最后对数据采集和指标度量进行描述。【结果/结论】以用户感知下的答案、用户本身和社区为视角建立指标体系可以较客观地对学术问答社区用户生成答案质量进行评价,以提高知识聚合质量和效率。

    2020年10期 v.38;No.350 1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8K]
  • 基于“双创”背景下的绿色金融信息风险与防范体系研究

    宁宇;姚梅芳;

    【目的/意义】绿色金融是一种全新的金融理念,是支持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要通过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以及金融市场制度的创新,同时更应注重绿色金融信息风险的识别与防范。【方法/过程】本文采用DEMATEL方法识别影响绿色金融信息风险的关键因素,以信息传递过程为切入点,从信息不对称、互联网信息安全保障、金融信息风险管控三方面分析绿色金融信息风险。【结果/结论】提出了规避金融信息风险的建议与防范措施,以保证绿色金融各项业务稳步发展。

    2020年10期 v.38;No.350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7K]
  • 吉林省专利申请人合作网络特征的演化研究

    孟婧;邱长波;李浩浩;宋思雨;

    【目的/意义】吉林省在专利合作方面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明确专利申请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吉林省1985-2017年的专利数据,研究吉林省专利申请人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重要节点和小团体,及它们的演化状况。【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7年吉林省专利申请人网络呈现覆盖专利申请范围广,内部联系较低的特点。网络内占据重要位置的节点数量越来越多,演化过程显示从个人具有较高网络重要性,到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企业和以吉林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具有较高影响力的转变。网络中小团体数量不断增多,小团体成员间的合作模式由亲缘型合作逐渐转变为以业缘型为主的合作模式。

    2020年10期 v.38;No.350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4K]

综述

  • 复杂网络上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综述

    徐涵;张庆;

    【目的/意义】在线社交网络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信息传播过程与疾病传播具有相似的规律,为了解决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和控制问题,众多学者使用传播动力学模型作为研究方法与手段。【方法/过程】主要综述了复杂网络上传播模型及其在社交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根据网络传播主体和信息的特点对传染病模型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了各种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并总结了传播动力学的未来可研究方向。【结果/结论】有助于理解网络信息的传播规律,并对社交网络中的谣言传播分析、舆情控制、情绪传播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0期 v.38;No.350 159-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5K]
  • 面向专利情报研究的SAO语义结构分析方法述评

    李晓曼;宋红燕;

    【目的/意义】对主要的SAO语义结构方法及其在专利情报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方法/过程】以SAO结构、专利分析、技术分析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Web of Science进行检索并参考相关会议,经过人工阅读和筛选,选取基于SAO结构在专利情报分析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别概括了SAO语义结构方法在专利情报分析中的相关技术,并通过技术演化分析和技术预测等典型应用场景进行方法剖析。SAO语义结构分析与传统的专利分析方法相比,主要弥补了文本语义信息的缺陷。【结果/结论】本研究有助于相关研究者全面了解SAO结构在技术情报分析中的相关技术及应用场景。SAO语义结构方法弥补了传统技术情报分析方法的不足,是情报研究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方法的成熟,未来可以考虑应用到更多技术情报分析场景中。

    2020年10期 v.38;No.350 168-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4K]

  • 投稿指南

    <正>中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称,省市邮编摘要:[目的/意义]问答平台作为获取健康信息的一种新的渠道,用户可以通过在平台上提问来获取所需的健康信息,其使用意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方法/过程]本文在TAM2和IAM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加入感知风险,建立新的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主观规范与提问意愿正相关,感知风险与提问意愿负相关,而感知易用性对提问意愿无影响,回答信息的相关性、准确性和可信性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从而对提问意愿产生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如何更好地通过问答平台为用户提供健康信息的建议(200字左右)。

    2020年10期 v.38;No.350 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 下载本期数据